【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醫師,我生理期不順,肚子好痛!」診間裡,婦人抱著腹部,表情痛苦地向中醫師主訴病情。台灣第一次中醫實習醫學生中醫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SCE)上午在林口長庚醫院舉辦,41位中醫實習醫師參加。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教學組組長顏宏融醫師指出,傳統中醫培訓以師徒制為主,目前則透過筆試考核中醫系學生。但考試制度下,記性好、考試成績厲害就可過關,無助於中醫水準的提升。
為此,長庚中醫部引進最新中醫臨床評核制度,今年起,長庚中醫實習醫師都須參加中醫臨床技能測驗,與標準化病人(假病人)模擬互動,資深中醫主治醫師在旁打分數。
顏宏融指出,臨床劇情都是醫實習醫師未來執業時會遇到的問題。例如,飾演腳傷的假病人進入診間後,實習醫師必須在八分鐘內,鑑別出病人腳傷的原因,為單純的骨折?扭傷?或可能為骨癌。
為了讓測驗更為客觀,長庚中醫部建構中醫教案題庫,分成中醫內、婦、兒、針灸、骨傷科等80題中醫常見疾病。題庫更包括過敏性鼻炎、咳嗽、失眠、妊娠嘔吐、消渴(糖尿病)、小兒食欲不佳、坐骨神經痛、中風、網球肘、理筋手法、常用穴位標定等。
今天上午的臨床實境測驗中,每個考生和六名假病人互動,標準項目包括問診、把脈、推拿、針灸以及穴位標定、病情解釋以及衛教溝通等。除了主考官評比,假病人也會幫實習醫師打分數。如果考生推拿理筋手法讓人不舒服,當然分數就很難看。
例如,一名女性假病人代表婦科患者,雙手捧腹,表情痛苦。聽完病患主訴後,考生問診把脈,並以穴位針灸來緩解急性經痛,要是扎針手法太差,假病人鐵定不會給高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