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由口腔的甲狀腺切除手術最怕不慎傷及頦神經,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台北榮總改善醫療技術,先利用電腦斷層重組病患口腔骨骼影像、定位頦神經孔,接著3D列印出病患牙套模型、套入病患口腔,在距離頦神經孔外2公分的位置穿刺進行手術,去年起執行30多例手術,成功避開頦神經的機率達百分百。
台北榮總外科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瑞裕說,傳統的甲狀腺切除手術會在脖子上留下長達6至7公分的疤痕,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進展到可經由口腔、腋下、胸部或經雙側腋下乳暈等途徑伸入內視鏡。其中經口內視鏡的手術方法經由病患下嘴唇內側口腔進入,傷口會留在口腔黏膜,體表不會有疤,是許多愛美女性的選擇。
不過,經口內視鏡穿刺進人體的過程,可能會損傷頦神經,造成下嘴唇、下巴疼痛麻木,嚴重可能持續一輩子。台北榮總兒童外科主治醫師葉奕廷說,每個人的頦孔位置差異大,研究指出,33%的手術個案兩側頦神經孔的位置並不對稱,術後神經損傷風險高。
為解決這項隱憂,陳瑞裕與擅長醫學3D影像重組與3D列印的葉奕廷合作,發展出一套創新的治療方法。葉奕廷說明,術前先為病人進行電腦斷層,重組病患的口腔骨骼影像、定位頦神經孔位置,接著以生物可相容材質3D列印出病患的牙套模型,精準套進患者的下排牙齒。
牙齒模型上有頦神經孔標記,通常頦神經往內生長,因此醫療團隊在確認頦神經孔位置之後,會選在往外2公分的位置進行手術,就能盡可能避免傷及神經。去年起執行30多例至今,術後頦神經損傷機率為0,此裝置已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新型專利權。
陳瑞裕說,現在臨床上各種甲狀腺切除手術的成功率差異不大,不過各家醫院擅長的手術方法不同,患者在選擇手術方法時,可選擇主治醫師擅長的術式;在意美觀的人,也可依據留疤位置選擇手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