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說,鄭姓病患因工作長期搬重物,三年前出現疝氣,但過去只要自行按壓,腫塊就會自行縮回體內,直到最近半年來陰囊越腫越大,凸出一大包,「幾乎看不見小弟弟的存在」。
羅文鍵說明,患者的疝氣直徑約20公分,「幾乎和籃球一樣大」,到診時發現他的腸子不但掉出腹腔,墜入陰囊內,且幾近壞死程度,腹股溝疝氣經常發生在男性身上,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腹壁薄弱,尤其患者長期從事搬運工作,當腹內壓力增加,導致肌肉或筋膜裂開時,就會使腹內器官經由疝氣囊跑到腹腔外,進而形成疝氣。
羅文鍵指出,透過腹腔鏡修補疝氣,僅在腹壁上開三個0.5至1公分的小洞,再透過3D人工網膜修補裂開處,當其與組織癒合後,就能使腹股溝後壁更加堅實,不但傷口小,且術後疼痛感低,約兩週內能回到職場,多數終生可不用再為疝氣所苦。
羅文鍵提醒民眾,當搬重物、劇烈運動、咳嗽打噴嚏時,腹部隆起腫塊,平躺時則會消失,就是疝氣的徵兆,建議在發生初期立刻處理,才能避免腸子壞死的風險,術後應避免提重物,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避免便秘、感冒等,才能讓傷口恢復得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