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明明天氣已轉晴,為什麼天空還是灰濛濛的?」近日不少居住在雲嘉南地區的民眾打電話向環保署詢問,得到的答案是:細懸浮微粒(PM2.5)已達警戒標準。
大陸沙塵暴 頻率不斷上升
根據環保署所公布的空氣汙染指標(PSI),是綜合空氣中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濃度等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PSI小於50表示空氣品質良好,51~100為普通,PSI大於100以上表示空氣品質不良,200~299則表示非常不良,大於300則是有害身體。
雖然環保署統計發現,從民國93年到去年,全台PSI值大於100的比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可諱言的是,每年11月到隔年5月的大陸沙塵暴,其發生頻率、規模及強度不斷上升,台灣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也明顯增加。
細菌數飆高 眼科病患也暴增
由於大氣中的懸浮微粒無所不在,包括河川揚塵,到石化燃料、汽機車廢氣、工廠排放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物,甚至還帶有細菌等病原。環保署就曾檢測發現,一旦有沙塵暴侵襲,空氣中的細菌及真菌數,比平時多5至6倍。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每次沙塵暴一來,包括乾眼症、過敏性結膜炎和戴隱形眼鏡不適的病患就紛紛出籠,患者共同的症狀是容易流淚水、眼睛癢、有異物感,甚至因為過度揉眼睛,有的患者眼睛腫得像「鹹蛋超人」。
過敏性鼻炎 鼻涕眼淚流不停
除了眼睛不適外,最直接受影響的是有氣喘及過敏疾病的患者。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沙塵暴只要侵襲台灣,他的病人幾乎比平常增加2到3成以上,特別是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不是猛打噴嚏、就是鼻涕流個不停;氣喘患者則呈現咳嗽、胸悶、喘鳴、呼吸困難的症狀,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非沙塵暴來襲的時刻,你我所呼吸的空氣中,其實有不少細懸浮微粒也會入侵人體。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PM2.5(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可深入到肺泡,甚至沉入肺泡的微血管中,可以自由穿透人體的細胞組織,藉由血液循環,跑遍全身各處。
PM2.5懸浮微粒 主要環境致癌物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PM2.5列為主要環境致癌物,因為根據研究,空氣中PM2.5的濃度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肺癌死亡率增加8%;而且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十大死因中,其中包括惡性腫瘤、中風、心臟疾病、高血壓、肺炎、糖尿病,到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都和PM2.5有密切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習慣在晚上跑步,詹長權提醒,根據他對台灣空氣汙染的監測,發現都會區的細懸浮微粒,除了在上下班尖峰時刻特別高之外,在晚間10點左右也有一個高峰,建議有跑步習慣者應避開這些時段為宜。
▇ 研究證實
長期暴露PM2.5 心血管傷很大
長期鑽研空汙與心血管疾病的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表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發表研究,長期暴露在PM2.5中,會增加引發心肌梗塞、中風和心律不整等的風險;如果PM2.5每增加10微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76%,中風的機會增加35%。
同樣的,他的研究也證實,PM2.5會降低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心跳的變異性,是心臟病容易發作的原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