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病患長期使用呼吸器,背後原因百百種。中央健康保險局資料顯示,主要原因有三大類:心肺疾病、內科或外科問題引起多重器官衰竭,以及神經肌肉疾病。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錦桐表示,有些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症、駝背過於嚴重、漏斗胸等,也可能需要用到呼吸器。
根據健保局「需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手冊」,人工呼吸器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多半不會造成傷害,但要注意一些常見併發症,如喉頭水腫、氣管黏膜創傷、管路意外脫落或漏氣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等。壓力太高可能造成肺泡創傷,引起皮下氣腫、氣胸。若氧氣濃度太高,則會導致氧氣中毒。長時間使用呼吸器,也要注意肺炎風險。
吳錦桐醫師指出,使用呼吸器,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但呼吸器是拿來救命,患者該用呼吸器而沒有使用呼吸器,也會遭遇感染威脅。
吳錦桐醫師表示,有些患者會對呼吸器產生迷思,認為使用呼吸器代表人生沒有希望,事實上,患者若神智清楚,戴呼吸器就可以處理一些事情。
健保局建議,在呼吸照護中心總天數超過四十二天,或連續使用呼吸器超過六十三天,或經過胸腔專科醫師評估,認為無法在短時間脫離呼吸器的患者,應轉往呼吸照護病房。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