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心衰竭 比癌症可怕

走路易喘,胸痛胸悶,恐為心臟衰竭。
走路易喘,胸痛胸悶,恐為心臟衰竭。
圖/123RF

53歲心臟衰竭

「從來沒想過原來我的心臟衰竭了!」53歲的林先生自認健康,他是小吃攤老闆,每天五點起床備料,福相的他近一個月卻感到呼吸愈來愈喘,就醫發現心臟功能僅剩正常人三分之一,已出現心臟衰竭。

隨著人口老化及平均壽命延長,心臟衰竭患者日益增加。流感、腺病毒等感染導致的心肌炎,或酒精、毒品等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其他危險因子包含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瓣膜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腎臟疾病、過度肥胖、心肌梗塞、心臟病末期等,都有可能演變為心臟衰竭,心臟衰竭並非只有老人,年輕人也不少。

五年死亡率近50%

一旦診斷心臟衰竭,五年死亡率近50%,比起多數癌症死亡率還高。在台灣,心臟疾病亦是十大死因第二位,根據統計,台灣因心衰竭住院病人,有高達32%半年內會再次住院,一年後死亡率更近16%。

如此的高死亡率及高住院率,比起癌症可說是更加可怕,2017年7月衛福部開始實施心臟衰竭急性後期整合性照護(Heart Failure Post-acute Care,HF-PAC),期望透過全人醫療照護,協助病人及家屬擁有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減少症狀惡化及不必要再住院。

參與HF-APC監控

近兩年,台中榮總共194位病人參與HF-APC,由於需要病人積極配合「回家功課」,並配合功課指導老師,也就是專業團隊中的藥師、營養師、復健師等,再由個案管理師串連導師(主治醫師)。「回家功課」不是傳統的紙本作業,甚至可利用手機App智慧化連結病人血壓、心跳、體重等,進行及時回饋。

透過手機App,林先生每日將血壓、脈搏、體重輸入,養成習慣,而App智能警示需注意或是異常狀況,讓林先生不再手足無措。開始正視生病事實,依「課表」,如心肺復健運動、營養師的少鹽、體重控制的飲食計畫、用藥遵從性等。「剛開始覺得很麻煩,每天還要打開手機記錄,習慣後就快多了。」

裝心律調節器幫助收縮

林先生在醫師治療下,放置「雙腔再同步心律調節器」,幫助左右心室同步收縮,提高心臟收縮效率,搭配自我每日「課表」保養,讓原本的心臟的左搏出分率從22%進步至33%,正常人心臟左搏出分率約為50%至70%,過程中症狀控制良好。目前林先生已回小吃攤工作,開發健康小吃,繼續快樂人生。

心臟衰竭 心律不整 心肌梗塞 心肌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