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歐洲最新研究指出,晚上服用降血壓藥比早上服藥更能降低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北榮臨床研究科主任陳肇文表示,夜間血壓與人體白天排鈉排水的程度有關,白天排除的不夠,晚上血壓就會高起來,提高早晨中風風險。
陳肇文說,最簡單的自我檢視方式就是看是否需要半夜小便。如果50歲之後晚上需要起床小便兩次以上,男性就要懷疑有攝護腺肥大或高血壓,那女性很可能就是高血壓了。
陳肇文20幾年前開始專研24小時血壓變化,發現人在起床前一小時血壓會慢慢上升,起床後二至三小時,血壓來到一天的最高點。中午用餐後,血壓又會開始下降,直到傍晚4、5時至晚上7、8時之間血壓又回升,但不會超過早上血壓最高點。晚上8時後血壓開始下降,入睡後一小時,血壓來到一整天的最低點,然後慢慢上升,直到醒來。
陳肇文表示,整體來說,夜間血壓會比晚上低一成,但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白天排水排鈉的能力下降,人體在晚上還有過多水分鹽分,夜間血壓便會慢慢增加,甚至超過白天血壓。陳肇文表示,50-60歲以後,不論有無高血壓,有七成人夜間血壓比白天高,因血壓在起床後二至三小時來到一天的最高,對於夜間高血壓的人來說,此時便特別容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陳肇文表示,沒有人知道自己晚上的血壓如何,但其實控制好夜間血壓,正是治療高血壓、預防併發症的一大關鍵,因此他總是建議病人晚上服藥,目前血壓藥大多為長效型,半衰期在8到12小時之間,少數長效型有超過12小時,極少數藥效超過20小時。
雖然無法得知夜間血壓,知道自己白天的血壓,仍是預防高血壓的第一步。衛福部過去舉辦血壓量測活動成果,發現有58.8%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民眾,55.4%在過去一年內未量過血壓。衛福部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血壓一次,有高血壓的人則建議每天固定於早上剛起床或晚上睡覺前量血壓,並且要按時服藥、回診,讓醫師了解自己平日的血壓狀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