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統計顯示,台灣平均每4.5個死亡的人就有1人死於高血壓相關的疾病,不過高達三分之一的高血壓患者罹病而不自知。今是世界高血壓日,台灣高血壓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呼籲,情緒、工作壓力、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血壓數值,年滿18歲的成人應每年量一次血壓,留心自己的身體健康。
黃爺爺就罹患高血壓,自己與家人卻未注意到這無聲的疾病,僅把焦點放在青光眼等較明顯影響生活的疾病。有一日爺爺突發心肌梗塞,且幾乎塞滿三條血管,命在旦夕;所幸醫師緊急設法搶通一條小血管,才為他保住性命。
黃爺爺並非單一個案,曾爺爺因使用降血壓藥物併發副作用,求診馬偕醫院團隊藍偉仁醫師,前後換了四種藥物仍因嚴重副作用無法持續,曾爺爺最後與藍偉仁醫師討論後,選擇進行高血壓導管治療。台灣高血壓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台灣20歲以上成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00萬高血壓患者中,高達三分之一的患者不自覺有高血壓。因此,醫界呼籲民眾得「知道自己的血壓(Know your number)」。
王宗道表示,理想血壓應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若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就屬高血壓。確診高血壓後,如果血壓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下,可先透過限鹽、限酒、減重、戒菸、飲食控制、適度運動等生活方式調整,經觀察三個月後血壓仍未獲得控制,再使用藥物治療。
不過,有一群人即使用藥,血壓都很難獲得良好控制。馬偕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李應湘表示,一種情形是,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腎素分泌增加,進而提升鈉再吸收作用、降低腎臟血流,導致血壓升高。這種情形可採高血壓導管治療(RDN),也就是讓導管從鼠蹊部入腎動脈後,以微能量降低末端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活性,來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台灣高血壓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提醒,如果使用三種以上降壓藥達最高劑量且持續一個月無法達到血壓目標值,或是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無法按時服藥,或合併有心腦血管疾病或器官受損,又或是繼發性高血壓治療後三個月仍難以控制等情況,建議可使用高血壓導管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