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健康快樂地活久一點嗎?專家建議「2類長壽飲食」,限制攝取5種食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心房顫動 白工做久心變壞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62歲的邵女士近年經常在家昏倒,送醫檢查一直被認為是貧血,最近因嚴重心悸、胸痛及頭暈送急診,才發覺每分鐘心跳高達180下,原來是心房顫動。

心臟學會副理事長、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晨恩指出,像邵女士一樣的心房顫動個案,全台約有20至25萬人,由於心房顫動初期沒有自覺症狀,直到出現持續性或永久性的心房顫動,才會心悸、頭昏眼花、胸悶、疲倦及呼吸困難,這時需仰賴藥物或電燒、電擊等方式治療。

江晨恩說明,人體血液循環是靠心臟跳動,把血液打出去,而正常人心臟跳動有規律,過程中靠心房傳送電訊號到心室,但有時電訊號傳遞錯誤,以致心房以不協調且雜亂的方式跳動,這就是心房顫動,與心室震顫合稱為心律不整。

由於人口老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增加,過去20年來,心房顫動病人住院治療比率增加至2至3倍,台灣每年約有3萬5千人因嚴重心房顫動需住院治療。

他強調,由於心房顫動只是心臟無效的收縮,如同「做白工」,不僅容易造成心臟衰竭,久之也會增加血栓的機會,比起沒有心房顫動者,患者中風及死亡風險要高2至5倍。

目前,心房顫動治療方式有三,第一線治療以藥物為主,其次是心臟電燒術及心臟電擊整流術。但江晨恩表示,現有抗心律不整藥物( AAD)雖可廣泛抑制心房顫動,但會引起肺纖維化、甲狀腺功能異常及皮膚色素沈澱等副作用,電燒和電擊比較適合60歲以下的患者,且在藥物效果不佳時才會考慮。

【2009/02/26 聯合報】

糖尿病 高血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