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40至64歲民眾高血壓控制率僅50.5%,僅半數國人有正確控制血壓;在定期參與國健署免費提供的預防保健檢查中,更統計40歲以上國人高達56%逾100萬6000人正處於高血壓前期階段,不穩定控制將演變成高血壓慢性病,恐併發心、腦血管等疾病,提醒民眾養成每日量血壓、體重及腰圍的習慣,監測自身健康狀況。
國健署2014至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40到64歲民眾經醫師診斷為高血壓後,卻僅有50.5%的病人能穩定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逾49%的患者血壓超標,控制不佳。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賈淑麗表示,在統計每3年免費提供一次給40歲以上國人的成人預防保健中,2016年超過180萬人參與,竟有高達近56%的民眾已出現高血壓前期徵兆,即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85毫米汞柱共超過100萬6000人;腰圍超標也高達近45%約80萬4600人。
賈淑麗表示,2016年國人10大死因中半數與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相關,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凡是有血壓高、腰圍過粗、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脂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5項指標中任一項,就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罹患代謝症候群後得到心臟病及腦中風、高血壓的機率是健康民眾的2、3倍。
賈淑麗說,民眾控制血壓的最佳值,應維持收縮壓12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如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85毫米汞柱則屬高血壓前期階段,積極控制飲食和生活型態有機會逆轉,但當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已屬需要就醫治療的高血壓患者。
國健署提醒民眾,40歲以上屬於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應養成每日量血壓的習慣、控制腰圍及體重,利用每日早晨起床後的10分鐘進行量測,就能獲知健康是否出現警訊,定期進行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能早期發現三高慢性病,即早控制,飲食可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拒菸酒、適度運動等維持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