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近60歲的阿嬤平常在家裡帶孫,突然有一天中風送醫,到醫院時已經無意識了。收治患者的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啟仁說,該患者在中風三小時內先給予血栓溶解劑,之後再透過取栓術將血栓取出,而術後二天就可以下床走路,出院後也恢復了正常生活,目前還可以幫忙帶三個小孫子,成為家庭重要支柱。
台灣一年有五萬名腦中風患者,腦中風更是我國十大死因的第四位,也是造成成人殘障的第一位,更是使用健保資源前三名的疾病。
美國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病患,在症狀發生3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靜派注射,3個月後可增加33%的復原機會,並減少殘障失能的比率;而在2015年,醫學界又發表了更新的技術,即透過機械取栓術,取出血管中的栓塞,將有更好的治療效果。腦中風醫學會指,上術二項治療醫材已納入健保給付,而健保署今年再加碼,將手術費用納入健保,可為患者節省了上看20萬元的費用。
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腦中風是排名第一的長照因素,取栓術等手術納入給付,每年約可執行300-500例,健保支出約1400萬元,但可減少25%的中風的失能狀況,大幅降低後續復健與長照的費用。
編輯推薦
💪更多健康推薦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