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來勢洶洶,100位患者中有1至3位最終發展成「胃癌」 醫師教你如何預防!
胃病以慢性胃炎最為常見,有人對此不以為然,有人談虎色變。在門診上,不少患者急切地詢問:“醫生,慢性胃炎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發展成胃癌?得了慢性胃炎到底該如何做?”
事實上,慢性胃炎除了治療時間長外,症狀也比急性胃炎嚴重許多。急性胃炎常見的症狀為嘔吐、腹瀉,對於慢性胃炎而言,嘔吐、脹氣僅僅只是先鋒營,大規模作戰部隊還在後邊。
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病症就是胃出血,長期不規律飲食極易導致胃黏膜越變越薄,血管開始顯露,稍一刺激就容易出血。若出血量大,會突然吐血,還會產生頭暈、心慌、大汗、甚至休克等後遺症。
一般而言,慢性胃炎發展成胃癌通常要經過如下三步:
胃的黏膜發生了炎症(如胃部出現了萎縮性胃炎等疾病)—胃部出現異常改變—癌細胞被激活—發展為惡性腫瘤。在100位胃炎患者中,若長期處在不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下,就有1至3位患者大有可能走完這三步,胃炎最終變成胃癌。
在醫學上,胃癌屬於胃壁表層的細胞發生癌變繼而出現的惡性腫瘤。目前醫學研究發現,患者先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促進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腸上皮化生和異性增生,直至發展為胃癌。除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外,熬夜、飲酒、常吃不潔飲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長期不良情緒,都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如果得了胃炎後,還不注重自身飲食和日常作息的調整,就有可能被胃癌找上門。
那麼,患者一旦得了胃炎後,如何防止其進一步發展成胃癌呢?在此提醒大家盡可能做到以下七點:
1.正常用藥:如果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必須盡快治療。通過吃藥可清除細菌,緩解症狀,阻止病情進展。
2.改正不良習慣:除了吃藥外,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比如三餐規律,定時吃早餐,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都可以減少胃部損傷,緩解胃不適。
3.戒酒:酒精會損傷胃黏膜,加重胃病,嚴重還會引起出血性胃炎。所以,戒酒是養胃護胃的重要一步。
4.謹慎用藥:藥物不止會傷肝,還會傷胃。比如一些西藥對腸胃刺激性比較大,服完後胃會特別不舒服,這時可以改為飯後服用。
5.飲食:飲食規律,不要吃過燙、過辣的食物,切忌狼吞虎咽。如果經常覺得胃脹,可以少食多餐。
6.注意飲食衛生:幽門螺桿菌是通過不潔食物感染的,平時注意飲食衛生,飯前飯後洗手,減少外出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就能大大減少感染機率。
7.保持好心情:經常處於不良情緒中的人,不僅食慾會下降,還易出現腹脹、腹痛等消化道反應。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減壓,否則會陷入心情不好—胃部不適—心情更不好—胃部症狀更嚴重的惡性循環中。
楊長青(同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愛莉莎莎「喝油排膽結石」 醫:從未看過病人試完見效
早上這時間是最佳排便時刻!四招讓你改善便秘
上腹不適當心是胃結石! 醫告訴你如何預防治療
為何容易便秘?醫揭常見「壞習慣」絕大多數人都中
過年免不了急性腸胃炎 醫師提醒不舒服要這樣吃
醫病天地/情緒保持穩定 促進腸道健康
狂拉肚子可能不只是吃壞肚子!附加2情況當心潰傷
胰臟癌、炎分不清?內視鏡超音波助攻確診免挨1刀
腸躁症、大腸癌傻傻分不清!專科醫師提醒,3情況快就醫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60歲婦人吃幾口飯就飽 竟是腹中出現「排球大小水泡」
哪類人易患腸胃疾病?醫:一進門診就能看出特質
為什麼一吃完飯就想上廁所?《Nature》找到原因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吃生魚片沾芥末殺菌? 腸胃科醫師曝「2件事沒做到」寄生蟲下肚
老翁吃柳丁噎到送醫不治 醫師提醒飯前應先做這件事
想要靠拉肚子減肥 你的腸道受得了嗎?
醫病天地/冬季好發腸胃炎 避免生食
連續寒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增 醫師:有症狀快就醫
老翁誤食暖暖包 醫師籲不要催吐儘速送醫
潰瘍性腸炎症讓人狂拉肚子 前日本首相也受害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