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長期不排便或排便過少,就容易形成便祕。中醫師彭意雯表示,當糞便長時間堆積在腸道,就容易讓毒素滯留在人體內,進而不斷循環到全身各處,甚至於被人體再吸收,到最後就可能導致精神倦怠、臉部暗沉、長青春痘等症狀。
彭醫師指出,除了上述症狀之外,阻塞於腸道的糞便往往還會促使腸道環境惡化,以及造成免疫力下降、胃口差、腹脹、痔瘡、下腹部凸出、婦女經痛加重等情形。因此,有便祕問題的民眾應設法改善病情,同時也可以儘早就醫診治,以便避免症狀愈來愈嚴重。
彭醫師進一步指出,站在中醫的立場,中醫認為,大腸經循行時間是從早上五時至七時,在這段時間大腸經的經氣相對較旺盛,所以腸道蠕動功能比較好,民眾可以在這段時間排便,對除體內穢物有很大的助益。此外,當民眾承受過度壓力或焦慮時,經常會促使腸胃蠕動變慢,也因此,部份民眾處於焦慮狀態下會出現沒辦法正常排便或排便不順的情形。
對此,她認為,傳統中醫有所謂「肝主疏泄」的說法,這個說法也包含腸胃蠕動,也就是說當肝氣不疏的時候,也會導致腸道蠕動受抑制,像這種情況就可以從疏肝方向著手,只要從疏肝進行治療,就可望解決便祕的問題。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