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肝膿瘍初期症狀不明顯,若導致細菌感染,會出現發燒、右上腹壓痛症狀。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肝膿瘍是由於細菌等病原體在肝臟內滋生所致,一開始症狀不明顯,等到細菌在肝臟內大量複製產生膿瘍才會有發燒、右上腹壓痛、惡寒、疲倦感、噁心、體重下降等現象。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肝膿瘍是因細菌、阿米巴寄生蟲、黴菌或是其他病原體在肝臟內滋生,導致肝臟化膿壞死的疾病;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所以通常一開始不會有特別的症狀,頂多覺得右上腹悶悶怪怪的,或是有點疲倦。
等到細菌在肝臟內大量複製產生膿瘍才會有發燒、右上腹壓痛、惡寒、疲倦感、噁心、體重下降、黃疸現象,其他不常見的症狀還可能有胸痛、右肩痛、咳嗽等。由於病原體能入侵肝臟的途徑有三,經由肝動脈、肝門靜脈、膽道系統。
李醫師表示,肝膿瘍常見成因包括: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管炎、膽管結石、膽道良性或是惡性腫瘤,細菌經由膽道逆行性進入肝臟而產生肝膿瘍。還有腸道疾病,如闌尾炎、急性憩室炎、發炎性腸疾病等,經由肝門靜脈入侵肝臟所致。
以及心臟肺臟疾病,如細菌性心內膜炎、肺炎經由肝動脈入侵肝臟造成。還有,肝臟外傷穿刺傷直接將病源體帶入肝臟內,導致肝膿瘍。根據統計,一般在40~60歲族群比較容易發生,男女比率約為2比1,而糖尿病、愛滋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也比較容易得到肝膿瘍。
肝膿瘍患者症候,主要在早中期常見「實熱證」,以及後期出現「虛證」症候。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肝膿瘍在傳統中醫歸屬在「肝癰」、「脅痛」、「黃疸」等證的範疇。此症可分為早、中、後期不同病況發展。初期多可見右脅疼痛,惡寒高熱為主的實、熱證。後期則發展為虛證。
李明哲醫師表示,肝膿瘍如果沒有及早的診斷與治療,死亡率相當高,由於細菌在肝臟內增殖,肝臟就變成一個細菌的大溫床,一直放出細菌到血中導致致命的敗血症,所以一般必須用廣效性的抗生素治療,如果有必要,也應在醫師診斷後,接受「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診斷方面只要做個肝臟超音波就可以確診,有必要也可以做腹部電腦斷層,可以診斷出更小的肝膿瘍。
李醫師表示,就中醫輔助治療上,肝膿瘍辨證根據病情發展的早、中、後期,結合臨床表現特點,可分為肝膽鬱熱證、火毒壅盛證、正虛毒戀證三類型,前兩種類型為正盛邪實,正邪相爭劇烈,因此以右脅疼痛,惡寒高熱為主要表現,屬於中醫所說的裏、實、熱證。
而虛證常在病的後期或恢復期出現,表現為午後潮熱、臉色蒼白、自汗盜汗、脈數無力等症狀,臨床辨證上,按照患者病機的發展和演化,必須重點辨清虛、實,臨床用藥較能全面適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