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0.jpg)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慢性肝炎患者常見伴隨身體其他器官機能受影響。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肝炎持續不癒症狀會反覆發作。並影響到膽汁分泌異常、皮膚外觀改變,情緒症狀等變化。
慢性肝炎可能出現「虛證」問題。陳曉鈞醫師表示,包括可見如氣血虧虛;以及陰傷陽亢的症候。治療用藥應配合益氣補血,和中止痛;以及滋陰養旰,柔潤潛陽調理方式改善。
陳曉鈞表示,針對「氣血虧虛」者,症狀可見右脅隱隱脹痛,面色不華,頭暈目眩,胃口差無力,飯後脘脹,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弦。治療原則應採益氣補血,和中止痛。藥方可用八珍湯加陳皮、炒麥芽。如血虛明顯者,可加枸杞,製首烏以滋陰補血。
「陰傷陽亢」者症狀可見右脅下時作隱痛或灼痛,心煩口乾,急燥易怒,形體瘦弱,舌紅,脈細弦或細弦帶數。治療原則應採滋陰養肝,柔潤潛陽。藥方可用一貫煎加白芍、鬱金、女貞子、旱蓮草。兼有氣滯者,則可加佛手、香櫞皮以理氣化滯。兼排便結者,可加火麻仁、麥冬等以潤腸通便。疼痛較明顯者可重用白芍加甘草,以緩急止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