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永康報導】
永康奇美醫學中心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馮意哲昨天提醒民眾,春節期間在急診室常見的疾病,不乏腸胃、消化系統,都與飲食衛生有關,切記遵守「勤洗手、少油鹽、適量飲酒與飲食7分飽」的原則,才能健康過好年。
馮意哲表示,急性胃腸炎幾乎是過年期間急診病患的大宗,冬季原本就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的季節,常見是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主要造成年輕人以及小孩嚴重腸胃炎,症狀以急性腹瀉為主。
過年期間家人團聚,小朋友們回家探望爺爺奶奶,就容易在家人間互相傳染,尤其是免疫力較差或年紀較大的人易被感染。感染後主要症狀為脫水性腹瀉持續5至7天,嘔吐、發燒也相當常見。
「勤洗手與避免吃未煮過的食物,是預防病毒性腸胃炎的不二法門」馮意哲說,不論上下班、吃飯前、上完廁所都要馬上洗手,在照顧生病的小朋友時,也要小心處理排泄物,避免被感染。
另外,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或正在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病患,應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也要避免香菸裡的尼古丁及咖啡、茶及可樂中的咖啡因,造成胃壁刺激及傷害,
還有膽結石經常在年夜飯或尾牙盛宴後發作,切記不吃高脂肪或高膽固醇食物,掌握7分飽的原則,飲酒過量則會引發急性胰臟炎。
💪更多健康推薦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