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別再強迫自己穿!收納專家教挑出該丟掉的「3種冬衣」年末掃除更輕鬆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泌尿腎臟

建築工罹腹股溝疝氣 醫提醒風險:肥胖、久站、突提重物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俊銘。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俊銘。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1名50多歲建築工半年前發現右側鼠蹊部有微微突出的腫塊,但躺下休息就又會縮回,由於沒有其他不舒服症狀,因此沒就醫,直到近期腫塊凸起逐漸變大,還有疼痛症狀,才就醫檢出確診為疝氣。經安排修補手術後,目前已康復出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俊銘說,疝氣是一種腹壁結構上的缺損,腹內臟器會經由腹壁上的弱點突出,造成間歇性的腫脹或伴隨疼痛,這名建築工就醫說,只要在工作或腹部用力時,腫塊就會突出更明顯,放鬆時腫塊就會縮小或縮回,經檢查確診為疝氣。

他說,有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會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的症狀,若不管,腹內臟器可能會經由腹壁缺損突出「卡」在腹壁缺損處,無法自行復位,進而造成腸道阻塞,長時間壓迫下,腸道的血液循環不佳,會造成腸道壞死,嚴重者會惡化為腹膜炎,小病拖成大病。

黃俊銘說,疝氣會依發生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稱呼,例如發生在肚臍就稱為臍疝氣,發生在大腿與腹部相接處的稱為股疝氣,這名建築工人發生在鼠蹊部位的則是腹股溝疝氣,也是一般最常見發生類型。

他提醒,因老化,腹股溝底部腹壁變得薄弱,再加上肥胖、久站、慢性便秘、長期咳嗽、突然提重物等動作,都會使腹內壓力增加,增加腹股溝疝氣發生的風險,建議患者可選擇傳統或是內視鏡的方式進行修補,例如這名建築工人便是透過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時間短,幾乎沒有異物感,休養一周後便返回工作崗位。

疝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