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高血壓、糖尿病不管下場如何?醫揭2腎衰竭患者悲劇
今天上午門診,連續兩個慢性腎衰竭病人的病情讓我痛心不已,不僅僅是因為病情重,正主要的是不該發生。雖然類似情況在臨床上已經司空見慣,但他們倆的情況還是讓我想多說一些,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第一個患者41歲,糖尿病十幾年,從來就不當回事,既不控制飲食,又不規律治療,想起來就用幾天藥,大部分時間放任自流。好幾年都不體檢,糖化血紅蛋白多少?血壓多少?血脂多少?有沒有蛋白尿?他都一概不知。
3年前有一次體檢,發現血肌酐高了,好像200多,具體數值他已經不記得了。當地的醫生告訴他病情比較重,讓他住院治療,他不聽。
1個月前,他開始出現兩腿水腫,近半個月越來越重,而且吃不下東西,他感覺害怕了。到當地醫院檢查,高血壓,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輕度貧血,血肌酐750µmol/L,已經是尿毒症了。當地醫院要給他透析,他不甘心,於是過來找到我。
我問他,這麼多年的糖尿病,你怎麼就不治療?他說,我沒什麼感覺呀,用不用藥都差不多,誰知道糖尿病這麼厲害!
第二個患者53歲,某單位保安。他30多歲就發現高血壓,也是不當回事,年紀輕輕高血壓,既不檢查原因,也不用藥治療。6年前他47歲時發生冠心病、心梗,心臟放了2個支架,出院時醫生千囑咐萬囑咐要他堅持服藥治療。
出院後他倒是聽醫生的話,老老實實服藥,可也就用了一年多時間,他感覺沒事了,就自行停了藥,而且也沒再複查。
前一段時間又再發心梗,無奈到醫院心臟又放了兩個支架。當時住院期間發現血肌酐升高150µmol/L,輕度腎衰,於是他從心內科出院後找到我。
我告訴他,他的冠心病以及腎衰竭都是高血壓惹的禍,早控制血壓就不會發生這個悲劇了。他兒子在旁邊也生氣的說,早就讓他用藥,他捨不得花錢,就是不用。
我問他,這兩次支架,總共花了多少錢,他說46萬左右吧。我說,你省錢了嗎?你用最好的降壓藥控制血壓,20年也花不了46萬。現在的情況是,你心臟出問題了,腎臟也出問題了,再多花46萬你的健康也買不回來。
他說,我是農民,我不懂。我說,不是你不懂,而是你不信。既不相信高血壓的危害,也不相信醫生的話!
如果說,第一次支架前他不知道高血壓危害的話,還情有可原。可6年前放支架時,醫生明確告訴他了高血壓的危害、冠心病的原因及預防,也一再囑咐和指導他堅持用藥治療。
但是,他不信。
不只是他不信,他倆都不信!他們不信糖尿病、高血壓的危害,他們不信醫生說的話。
其實,醫學知識的專業性很強,非醫務人員沒有多少人懂這些知識的,但是,生活的智者相信科學、相信醫生,不懂醫學也能維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不懂沒關係,就怕什麼都不懂,又什麼都不信。
1、放任自流的高血壓、糖尿病會導致心、腦、腎併發症,沒有幾個人能逃過這個結局。
逐漸升高的血壓和血糖,患者可能沒有任何不適,所以許多人不去治療。但是,高血壓、糖尿病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的話,一般5~10年後就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我們常說的冠心病、心梗、腦出血、腦血栓、腎衰等可怕的疾病,都是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惡果。
沒有感覺就沒有危害嗎?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怕是你感覺到難受的時候,已經無力反抗了,損傷已無可挽回了,醫生也可能回天乏術了。
2、高血壓、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治療。
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多基因遺傳病,發病機制比較複雜,有遺傳因素,也有生活方式因素。有些人的生活方式很難改變,而即使改變了生活方式,遺傳也無法改變。所以,高血壓、糖尿病一旦出現,往往就會終身患病。
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不同於肺炎、胃潰瘍等疾病的治療,用藥一段時間就能治愈停藥。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調整生活方式以外,藥物仍是最主要的措施,而且往往需要終身用藥治療。
這如同近視眼,嚴重的近視已經無法改變,但只要配帶合適的眼鏡將視力矯正正常,也可以正常的生活。藥物就像眼鏡,堅持規律服藥,控制血壓、血糖達標,不出現並發症就OK了。
臨床上也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許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堅持規律服藥幾十年,仍在健康的生活。
這就是「帶病健康生存」之道,終身用藥也健康。
早期預防,發病後積極治療,將各項危險因素控制達標,是對待高血壓、糖尿病的正確之路。
反過來再看這兩位患者,他倆要麼沒感覺就不用藥,要麼怕花錢不治療,已經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了,還滿不在乎,城門大開,任由疾病長驅直入,不出事才怪呢。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影/法籍男老師疝氣手術多年復發 微創手術解決困擾
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3年罹2癌導致不舉 大齡男治療後重拾「樂趣」
20分鐘內測出腎臟病 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研發快篩
台南龍崎下午高溫36.7度 連日高溫醫籲小心熱衰竭中暑
發燒畏寒還腰痛 25歲女上班喝水少又憋尿引發腎臟炎
勃起功能障礙影響房事,傳宗接代拉警報!中醫:陽痿早洩調理分5大類型,多吃這些食物助改善
比酒精、可樂傷身!每天1杯這種飲料,腎結石增33%!哈佛揭5招防結石
新一代血液透析 改善疲憊感、翻轉生活
站2分鐘尿不出 男子攝護腺肥大壓迫尿道靠這招一勞永逸
全台每8人就1人慢性腎臟病! 逾半數無感,5點自測你的腎好嗎?
低能量體外震波 改善慢性攝護腺炎
老翁起身太匆忙扯到尿管 水球卡尿道膀胱脹成球
台灣洗腎人口密度世界第1!醫授「泡水高貧倦」5字訣自我檢測,2項異常快就醫
下體注射凡士林增大 外籍移工只有一開始爽...後來痛翻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數位轉型 提升病友自我照護能力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
指甲出現棕白半分當心已是晚期 專家曝腎臟病5階段症狀
一喝水就排尿小心肺有問題!專家解析喝水原則:睡前2個小時助降血脂、防中風
男人也有更年期!醫:出現肚子大、性慾低、易疲勞3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改善男性更年期
三成病患到末期才知腎出問題 台美專家找對策
三高沒控好恐釀第四高「高腎壓」,甚至洗腎!血壓新標準改用「居家血壓」
3高以外還有第4高 「慢性腎臟病」不控制恐淪洗腎族
新竹少年睪丸扭轉2圈痛爆 手術解除蛋蛋的憂傷
泌尿科醫:微量血尿不一定是癌症 約6成找不出原因
包皮過長常發炎卻羞就醫 醫師鼓勵接受評估
55歲男下肢無力、排深褐色尿液 醫:長年嚼檳榔導致
猜你喜歡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
罹病12年服3種藥控糖無效 她後悔早該打胰島素
不喝酒就沒有脂肪肝?小心落入飲食陷阱!聰明吃、規律動,醫教4大預防秘訣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 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
美國心臟協會揭關鍵時期:站立血壓高於坐姿 心臟病風險多2倍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6歲童染疫後退燒卻雙腳劇痛 就醫才知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一走就喘、乾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母親節提醒媽媽做預防骨質疏鬆健康檢查!醫師揭5大骨鬆危險因子跟5種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
春末乾眼症患者增多 中醫教以茶飲、按摩減緩不適
睡前總想吃東西?有5狀況,小心非單純嘴饞而是「夜食症」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坐車上山就會有影響 台大醫揭高山一日遊的心血管風險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失眠導致頭痛,還是頭痛導致失眠?醫師詳解失眠引起頭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