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8歲婦人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因人工關節滑脫須再次開刀治療,不過術前雙腿嚴重水腫,連鞋子都穿不進去;檢查發現是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所致,經採取藥物治療後,水腫狀況才大幅改善,也降低日後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的致命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醫師陳虹志說,婦人下肢觸摸時會脹痛,透過下肢靜脈超音波檢查,才進一步確診。血栓狀況能透過抗凝血劑治療獲得改善,或以心導管手術(EKOS)溶解血栓,萬一沒有察覺,腿部的血栓可能會回流到肺部,導致肺動脈栓塞,恐有致命危險。
他說,造成下肢靜脈水腫的原因很多,例如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心臟衰竭、肝衰竭、藥物副作用、下肢靜脈瓣膜逆流或栓塞等問題,此時需找出確切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改善下肢水腫的問題。
該名婦人是因雙腿不便,多數時間臥床,導致血液容易滯留腿部產生血栓,所幸術前因血糖與腳腫問題會診腎臟科醫師,才檢查出下肢深層靜脈血栓的問題,雖然經評估不適合再次手術,但也預防日後因肺動脈栓塞產生致命風險。
陳虹志提醒,因病長期臥床患者,下肢靜脈的血栓發生機率較一般人高,血栓較小時可採取抗凝血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還能以心導管手術方式治療。沒有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平日可以穿著彈性襪,以增進靜脈血液回流,另也需配合服藥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再發生。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