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張宗興指出,無論是血液或腹膜透析都有缺點,腹膜透析可能會引發腹膜炎,血液透析會引起血管鈣化、動靜脈管阻塞發炎。
另外,洗腎還會引起貧血、高血壓、骨鬆、骨頭痠痛、骨頭痛、骨折、鈣磷不平衡等併發症。張宗興解釋,血管鈣化易導致下肢缺血性壞死、狹心症、腦中風;至於腎不好的人,骨折、骨鬆比率也較一般人高出7至8成。
雖然糖尿病是大多數洗腎患者的原發病因,但洗腎也會加重糖尿病症狀,如貧血、失明、四肢麻木。張宗興強調,洗腎患者可視情況補充紅血球生成素、磷結合劑、降血壓等藥物。
蔡信宏說,尿毒症會使新陳代謝紊亂、人體提早老化,國外研究顯示,30歲已洗腎4、5年的患者,透過64切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血管嚴重鈣化,心血管年齡竟超過實際年齡兩倍,高達40%至50%洗腎患者皆是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
民眾如何避免走上洗腎一途?醫師建議,平時除了保養心臟,還需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定期量測三高指數,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勿食用來路不明與標示不清的藥物、食品及營養補充品,以免夾雜其他成份,造成腎臟傷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