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攝取不足 國人「大脖子」 恐將捲土重來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張嘉芳/台北報導】
台灣自二○○四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始引進各式各樣玫瑰鹽、海鹽等進口鹽類,不僅衝擊國內鹽品市場,也改變了政府碘營養控管政策。從強制在食鹽中加碘,到現在放任碘攝取。國人碘攝取量也逐漸走下坡,俗稱「大脖子」的甲狀腺腫大有捲土重來的趨勢。
國人健檢 甲狀腺體積變大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天鈞調查近五千人的健檢資料發現,受檢者甲狀腺體積中位數從二○○九年的十西西,上升到去年的十三點九五,短短四年就變成一點三倍。
因甲狀腺體積與碘的營養攝取有密切關係,這現象應與碘攝取量不足有關。
台大代謝內分泌科醫師王治元也表示,近十年來國人的甲狀腺體積有變大趨勢,門診經驗,過去每百人頸部觸診,約有十人可摸到甲狀腺腫大,屬於第一期外表看不出來,但甲狀腺已腫大的患者。
不過,這十年來,平均每百人約有〺人被檢出脖子腫大,或有增生組織結節;除了儀器精進讓篩檢率提高外,還與國人的碘攝取量不足有關。
尿碘調查 年齡愈大愈不足
另外,陽明大學內科副教授鄧錦泉分析二○○四年到二○○九年台灣加入WTO後,十九歲以上成人碘營養狀況也發現,國人尿液中碘含量的中位數為九十九點六(微克/升),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尿碘的中位數標準值,碘營養充足應介於一百至一百九十九,若九十九以下就屬碘不足,台灣僅低空通過標準值的最低門檻。
進一步分析,女性的尿碘中位數僅九十八(微克/升),屬於碘輕度不足;且尿碘中位數也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尤其五十歲以上女性及六十歲以上男性,都是碘輕微不足族群。
進口未加碘鹽 攝取量漸下降
鄧錦泉說,台灣自二○○四年開放未加碘的鹽類進口後,國人碘攝取量明顯下降,尿碘中位數從二○○四年的一百廿三(微克/升),一口氣降至二○○九年的九十九點六。
鄧錦泉說,政府若未制定相關政策,讓國人的碘攝取量退回七十年前,可能影響民眾智力發展,增加甲狀腺疾病發生機會。
小吃攤省錢 用大陸不含碘鹽
專家也說,部分小吃攤商為節省成本,使用大陸生產的不含碘鹽,國內外食人口多,可能也是民眾碘不足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失眠是糖尿病的「元凶」還是「幫凶」?
釋迦營養價值高,但這樣吃血糖會失控!營養師籲2種人更要慎吃
睡得少、熬夜易發胖? 醫師:睡眠不足5天胖0.8公斤!
年菜菜色多,營養CP值不一定成正比 餐後一個動作化解高脂高熱量!
天冷習慣穿襪睡覺 小心「1狀況」釀腳爛
愛吃甜食,體重卻意外下降!!專家提醒小心罹患這疾病
醫病天地/糖尿病患者 小心視網膜病變
美國學會聯合聲明:一類人的脂肪肝易惡化為癌症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暴飲暴食熬通宵成三高患者未爆地雷!8招促進血液循環
天冷吃鍋再來杯啤酒超爽快!專家提醒,恐造成此疾病發生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韓國女星朴信惠、IU的減肥菜單真的會瘦? 專科醫師揭「超悲劇下場」...小心更難瘦
矯正代謝力該怎麼做? 醫: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誰惹阿嬤「一肚子氣」?醫:還好早發現才免於致命風險
如何與甲狀腺機能亢進共處? 醫師的生活飲食3叮嚀
台師大研發糖尿病偵測儀 在家一吹就能掌握病情
喝油養生兼顧減肥? 醫曝「真實案例」下場...小心要命
糖友擔心會失明不打胰島素 醫師:錯誤迷思誤治療時機
寒流來襲嗑鍋 小心痛風發作
醫病天地/糖友長途開車 先量血糖防過低
「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無法確定何時吃飯怎麼吃血糖藥?醫揭關鍵在吃藥時間
減重2公斤糖尿病風險就減半!研究:搭配2措施最有效
紓壓猛嗑鍋 關節腫大 痛風發作
手搖飲不只肥到爆! 專家曝「每日1杯」下場...晚年慘了
近七成糖友恐陷失明危機卻「不自知」 醫:內科眼科應同步
餐餐有魚又有肉也能瘦?糖尿病患開心:右腳也不痠了!
難瘦想哭?32歲吃素的他低碳飲食 2月瘦10公斤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哪種藥像魏瓔珞? 醫師追劇追出糖尿病用藥「個性」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