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黃玉芳】
台大校長李嗣涔中風後積極減重、復健,健康的重回職場,鼓舞了不少中風患者。神經科醫師表示,中風患者約有三成可順利回到工作崗位,只要再控制體重和三高,都可以降低再度發生中風的危險性。
中風不僅可能引發失能、殘障等併發症,若不去除危險因子,三年內有高達30%的機率發生二度中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科主治醫師王毓禛表示,只要控制好危險因子,風險可下降六到七成。
王毓禛表示,血糖、血脂、血壓一定要控制在理想範圍,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攝取的鈉含量,飲食應減鹽。同時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收縮壓最好在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下。若有糖尿病,攝取蔬果時,要少吃西瓜、榴槤等甜度高的水果。
另外也必須減重、戒菸酒。至於李嗣涔提到的「不熬夜」,王毓禛認為,雖跟中風沒有直接關連性,但不熬夜代表維持正常作息的決心,從而調整生活習慣,並鼓勵自己安排時間運動,都有助於維持較健康的生活形態。
中風患者估計三成可以順利回到職場,七成卻可能帶來嚴重度不一的殘障。王毓禛也說,殘障的嚴重度除了跟年紀有關,年紀越大越不利外,更要降低中風後引發的嚴重併發症,中風初期於症狀輕微時及早送醫是一大關鍵。
另一關鍵要素,則是治療後越早開始復健越好。他也說,中風無可避免造成一些腦細胞損傷,但是積極復健,可以刺激存活下來的腦細胞代償損失的部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