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糖尿病致視網膜病變是成年人失明的常見原因,但醫師發現部分年長患者視力模糊,以為是老化現象,直到持續惡化才就診,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醫師提醒40歲以上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抽血檢查,以控制病情。
一名61歲的老先生,因經濟困難未加入全民健保,因自覺身體健康,從不身體檢查,最近突然視力急速下降,視線中央一片模糊,就醫檢查後發現視網膜已出血並水腫,視力剩下不到0.1。經過抽血檢查,才知道空腹血糖值已經到正常的2倍,他卻不自知早有糖尿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率與罹病時間長短及年齡密切相關。美國研究指出,糖尿病患病5年,大約有1成的病患產生病變,患病10年約為2成5,患病15年約為5成,患病20年後則約有9成的病患產生病變。
蕭雅娟說,糖尿病造成血液中血小板不正常附著增加,紅血球凝集增加,血脂異常,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升,進而血液濃稠度增加,造成視網膜血管病變,視力下降。
她除提醒糖尿病人要謹慎控制病情,最好每年追蹤一次,有輕微病變者為6至9個月追蹤一次;若產生出血或黃斑部水腫,已達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則至少3個月追蹤一次,嚴重者需每個月小心追蹤,才能確保眼睛健康,擁有良好視力。
※延伸閱讀》
.糖尿病併發症 從頭到腳
.併發症》足/一個小傷口 可能失去一條腿
.併發症》眼/併發眼疾 國人失明主因
.併發症》神經/手腳產生麻木
.第二型糖尿病患 3成曾低血糖
.斷指血糖高 竟是第二型糖尿病
.運動守則》選好鞋襪 增加運動強度
.糖尿病患飲食指南
【2009/06/1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