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皮膚

紅點漸擴成大面積紅斑…嬰兒血管瘤會自己消退嗎?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

新生兒如果罹患嬰兒血管瘤。圖/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新生兒如果罹患嬰兒血管瘤。圖/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一名年輕媽媽帶著剛滿四個月的寶寶來到診間,剛坐定就急忙問說:醫師,我的寶寶在滿一個月大時,胸前出現一個紅點,剛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這幾個月來,紅點慢慢長大,現在已經六公分大了,該怎麼辦才好?三週前看過其他醫師,醫師跟我說這是嬰兒血管瘤,很常見,之後會退掉,勸我不要太焦急,可是過了三週變得更大了,難道真的不用治療嗎?之後會自己消退嗎?

嬰兒血管瘤是新生兒相當常見的皮膚疾病,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約為0.2~1.7%。嬰兒血管瘤的特點在於剛出生時常常不見病灶或者是只有一小紅點,大多數會在一個月大時出現病灶,隨即慢慢長大,通常在前四個月會急速生長,在九個月大時長到最大,之後可能隨著年紀慢慢消退,但只有80%嬰兒血管瘤會在四歲大完全消退。

既然多數嬰兒血管瘤會自行消退,要不要治療?就有一些不同的觀點。2008年以前,嬰兒血管瘤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為口服類固醇,也因此衡量治療利弊下,大多數病灶會等待自行消退,只有高風險病灶會建議治療。然而,2008年一名法國醫師意外發現一種傳統口服降血壓藥物具有治療效果後,隨即改寫治療方針,此藥物在2014年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於治療嬰兒血管瘤。

由於此降血壓藥物和口服類固醇相比,副作用相對較少,嬰幼兒耐受度高,因此,現在皮膚科醫師都會建議積極治療,只要是大型、潰瘍病灶、長在高風險部位(嘴周、眼周、鼻周、乳房...等)或者是會影響肢端變形者,都會建議給予口服降血壓藥物,同時為第一線的治療方式。此種口服降血壓藥物常見的副作用為低血糖,低血壓,心跳變慢和支氣管痙攣,然而於嬰幼兒相當少見,在大型臨床研究中發現,口服降血壓組別和服用安慰劑組別副作用的發生率並沒有顯著差異。

何時建議開始治療呢?最新的治療指引建議即早治療,尤其是高風險的病灶,經醫師謹慎評估後,可以在五週大時就開始治療,至少連續治療六個月,甚至會建議治療到一歲以上,才可以達到完全清除病灶的目標和減少停藥後再次復發的情形產生。

需要進一步檢查嗎?大多數嬰兒血管瘤都不需要檢查,然而如果為多發型(數量大於五個)則需要安排腹部超音波,看是否有無合併肝臟血管瘤。同時,如果是臉部分節型病灶,尤其是眼周大型血管瘤,需安排腦部核磁共振和眼科檢查,查看是否合併腦部血管瘤伴隨視力受損。此外,如果大型血管瘤位於腰薦尾錐處,也需檢查是否合併脊椎血管瘤。

新生兒如果罹患嬰兒血管瘤,還是建議及早至皮膚科求診,評估是否需安排進一步檢查和是否需要積極治療,千萬不要認為多數病灶會自行消退而輕忽,也不要因一時的延誤而造成外觀上永久性的傷害。

血管瘤 降血壓藥 皮膚科 新生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