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粉刺?青春痘?別傻傻分不清楚!
粉瘤要怎麼做才能根治?粉瘤手術傷口會很大嗎?我臉上這顆突突地到底是粉瘤還是粉刺?我這顆粉瘤不痛不癢,應該要處理它嗎?如果感染了腫起來該怎麼做?在臉書跟 Line@ 上我們常收到這類問題,因為閉鎖性粉刺跟小顆的粉瘤一般人其實不容易區分,而感染的粉瘤跟青春痘也常常長得很像,但處置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啊~今天就由 MedPartner 團隊的醫師們幫大家一次從基礎組織學開始講起,徹底搞懂粉瘤的相關所有問題吧!
粉瘤是什麼?粉瘤跟粉刺有什麼差別?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 Epidermoid Cyst ),在外觀上看起來有時候就像比較大顆的閉鎖性粉刺,常常長在臉部、頭皮、頸部、耳朵、軀幹⋯⋯等部位,在四肢則比較少見,大小從直徑幾公釐到幾公分都有可能。粉瘤顏色通常會是接近膚色,如果感染或發炎時則會出現紅腫。粉瘤和粉刺最大的差異在於粉瘤多了一個囊袋。目前醫界認為是因為粉刺發炎、或表皮受傷後導致毛孔的上皮細胞增生,因此產生了這樣的囊袋結構。這個囊袋結構會由上皮組織以及纖維組織構成,而原本應該要從毛孔的開口排出的代謝產物像是皮脂和角質,就被這個囊袋包住,慢慢累積就會形成一整包的粉瘤。有些粉瘤會伴隨著一個長在中央的開口,有些則無。有開口的粉瘤上,部分露出的皮脂和角質會被氧化,就會出現類似黑頭粉刺的一個小黑頭。如果用力擠它,有時就可以看到膏狀的皮脂和角質混合物流出來,流出來的東西有時甚至會帶有惡臭味。
這樣講大家可能沒啥概念,一起來看幾張不同型態粉瘤的照片吧!
左邊這顆粉瘤,可以看到有個位於中間的開口,開口處的皮脂與角質混合物被氧化了,呈現一顆黑頭。中間這顆粉瘤只有單純突起,可以看到裡面的內容物已經把皮膚撐得緊緊的,表皮則有一些微血管的增生。右邊這顆粉瘤已經發炎、感染,整個發紅發腫,周邊的組織也已經開始紅腫。
至於粉瘤跟青春痘與粉刺到底要怎麼分別呢?以下列出 4 個關鍵差異給大家參考:
1.粉瘤比粉刺多了一個囊袋,可裝的東西比較多,會比青春痘與粉刺大顆,而且會逐漸變大。2.粉瘤難以自行消退,但青春痘與粉刺常常會自然消退或代謝掉。
3.粉瘤的囊袋是從毛囊細胞長出的,因此只要有毛囊的地方就有可能長。青春痘和粉刺多數長在臉上、背上這類皮脂多的地方。
4.粉瘤通常會在同樣的地方反覆長出來,青春痘和粉刺則多在不同處發作。會反覆長出的原因主要是「囊袋的結構」還在那,就算你擠了,袋子也會慢慢再裝東西而脹起來。
粉瘤該怎麼處理?可以擠嗎?吃藥擦藥會好嗎?粉瘤手術才能根治!
有關粉瘤的處理,一切都還是要回到基礎的組織學來看。在網路上有不少擠粉瘤的影片,從一顆粉瘤擠出超大量的膏狀物,總是讓觀看者驚呼連連。但這沒什麼好驚訝的,你表面上看到的那個突起,只是粉瘤的囊袋露出在皮膚表面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在皮膚底下還有很大的空間哩!坊間有不少說法,認為長了粉瘤就應該去找美容師擠掉就好,那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就算你擠出了大量的粉瘤內容物,但囊袋還在,隨著皮膚的正常代謝,角質和皮脂還是慢慢累積在囊袋中,到時候還是會再發。在擠的過程中如果消毒清潔沒有做好,細菌一但感染,迎接你的就是一顆更大的化膿粉瘤。因此醫師們真的不建議大家擠粉瘤。
至於粉瘤吃藥擦藥會不會好?一樣要回歸到組織學。已經形成的頑強囊袋不太可能透過外用的藥物被分解掉。口服或外用藥物通常是可以改善角化異常或者是抑制皮脂分泌,充其量是讓粉瘤不要長太快,但不太容易因此消下去。如果是已經感染發炎,看起來紅腫甚至流膿的粉瘤,這時就建議使用口服以及外用藥物控制發炎與感染,避免進展到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醫師如果認為情況比較嚴重,有時會用手術刀或者針挑開一個開口,幫你把膿擠出來。
但別忘了粉瘤的最大關鍵,就在那個囊袋!不管是擠、吃藥擦藥、或者是醫師幫你切開引流,只要沒處理掉囊袋,就有復發的可能。因此如果想根治粉瘤,還是得靠粉瘤手術把囊袋清除掉喔!
上面這樣的描述,怕大家不夠清楚,以下幫大家做個小整理。
如果是沒有發炎感染的粉瘤,只要你不擔心外觀問題,或生活上的不便(例如長在屁股上會坐到),其實可以觀察就好。如果發現紅腫熱痛,那就是發炎或感染了,請儘速就醫,評估使用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視狀況醫師會判斷要不要幫你切開引流。嚴重發炎感染時,並不適合當下立刻進行手術,如果擔心反覆發作,可以在發炎、感染控制良好後,由醫師安排時間進行粉瘤手術把整個囊袋清除後再縫合。
附帶一提,有些人會想透過注射痘痘針(局部的類固醇注射)來改善發炎紅腫。但在臨床上,醫師不一定會傾向這麼做。主要原因是,局部類固醇注射可能會導致組織萎縮,如果打完雖然消腫了,卻反而產生一個凹洞,保證你欲哭無淚啊~多數狀況下,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及消炎藥就可以把感染與發炎控制下來囉!是不是要施打類固醇,應該和醫師詳細討論好處與風險,不要逼著硬要醫師幫你打啊!(搖肩膀)
粉瘤該如何預防保養?如果越長越大會不會變成惡性?
粉瘤目前沒有確切成因,目前多數認為是粉刺或表皮受傷進而引起毛囊表皮細胞增生,才長出這個袋子。而內容物就是皮脂腺的分泌物與角質代謝物。所以如果要保養,應該從不要亂擠粉刺,避免表皮受傷著手。另外吃清淡飲食、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臉,避免皮脂腺分泌過多,也是可能的方向。
粉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多數狀況下不會產生惡性變化。如果突然快速產生外觀上的變化,就建議你立刻直接就醫,但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惡性變化的機會真的很低。醫師會視狀況和你討論,評估是否要進行切除手術。手術後的外觀則視傷口的大小和位置而定,多數狀況下不太會留下明顯疤痕。
Reference
1.Uptodate:Overview of benign lesions of the skin
2.Aspiration cytology of epidermoid cyst of terminal phalanx. Diagn Cytopathol. 2002; 26(4):266-7
3.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14; 59(2):147-59
4.DermaNet New Zealand: epidermal cyst
本文獲「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醫師、藥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組成的優質醫療保養知識網站。堅持實證醫學精神,拒絕廣告業配置入。臺灣需要一個專業不受廣告影響的醫療媒體,請支持我們的作夥辦報計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雞蛋、蛋清真能治療燒燙傷?常見救急撇步一次詳解!
穿發熱衣禦寒?皮膚科醫師提醒,這4種人恐誘發肌膚大問題
沒曬太陽卻變黑? 小心!你不知道的「感光食物」讓黑色素沉澱
過年想開運微整形嗎 最多人拿孫藝珍、玄彬當範本
生髮液是真有效還是擦心安?醫師詳解常見生髮液的9個問題
洗髮精跟潤絲精可混一起使用?當心護髮不成反傷髮
養髮液、生髮液大不同!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頭頂上的需求
過年大掃除,清潔劑超傷手? 皮膚科醫師教護手小撇步
清潔過頭,雙手乾癢怎麼辦?皮膚科醫師分享小撇步
年輕女子異位性皮膚炎不成眠 對症治療兩周後不再癢
不只皮膚癢!醫: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單純皮膚病
防疫勤洗手!但洗到雙手乾癢、龜裂引發皮膚炎怎麼辦?日常3舉止超NG
避開了嗎?一天之中害你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的關鍵時刻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倒插睫毛找醫美「割雙眼皮」? 醫籲術前搞清楚狀況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冬天頭髮易毛躁 改善髮質5訣竅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
打翻熱湯、排氣管燙傷,怎麼辦? 快沖冷水!醫師揭「除疤關鍵時間」
冬天一直用熱水洗手 隨時補充護手霜防龜裂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冬季保養常見「4大地雷」!熱水洗臉、狂補水讓臉更敏感
懶得洗頭用爽身粉去頭皮的油脂,頭髮就乾淨了嗎?當心造成嚴重後果
冬天乾癬就診人數明顯增加?醫:歲末聚餐要小心!
手泡水變皺無傷大雅?更容易感染!醫師曝4可能後果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哪種藥像魏瓔珞? 醫師追劇追出糖尿病用藥「個性」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