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滑手機10小時 老花暴增500度
銀髮族使用手機,小心「滑」出嚴重老花!65歲林先生退休後智慧手機滑不停,過年期間天天耗上十幾小時盯著手機螢幕「打牌」,本就有老花的他,過年後視線更加模糊,就醫發現右眼老花度數暴增500度,左眼也增加200度,原本的老花眼鏡已不敷使用。
去年底剛自公家機關退休的林先生向醫師表示,退休後天天都要「滑」手機好幾小時,過年期間他好奇玩起網路麻將遊戲,每天注視手機銀幕超過10小時以上,過完年才驚覺視力模糊,到醫院報到,發現原本老花度數200度的他,竟因「低頭」暴增。
收治這名病患的國軍高雄總醫院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啟庭指出,過度使用手機不只會讓近視度數大增,銀髮族群因眼球睫狀肌調節幅度差,更可能引發嚴重老花。高齡族群9成以上有老花症狀,平均好幾年才增加100度,但老先生「迷網」一、兩個月就暴增500度,實在很少見。
洪啟庭說,國內外少有老花度數快速增加的案例,僅德國曾有60歲長者長時間閱讀,3個月增加300度;但近幾年3C資訊產品發達,不只學童過度使用導致近視度數大增,銀髮族也因加入智慧手機行列,「視茫茫」的情況變本加厲,建議老人家妥善規劃退休生活,減少使用手機、多到戶外走走。
近距離用眼 農夫插秧也老花
人類平均約40歲過後,因眼球睫狀肌的調節力變差,近距離看字體或物品會出現模糊現象,代表老花眼已經來報到。近年來因手機、平板使用普遍,中高齡族群長時間近距離注視螢幕,不但老花提早出現,症狀還變本加厲。
眼科醫師洪啟庭提醒,除了年齡因素,從事長時間近距離注視物體的精細工作者,如雕刻師、程式設計師及手工藝師傅,老花嚴重程度也較其他行業高出四倍,可見減少近距離使用眼睛,才是延緩老花惡化的不二法門。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多認為老花眼是文明病,因此都市中的老年人老花症狀較嚴重,但日前大陸東北地區研究發現,鄉村農民因為農忙時得彎腰近距離種植農作,農閒娛樂時又經常打麻將,智慧型手機的使用也很普遍,結果老花度數增加的幅度也相當明顯。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怕染疫2年不敢回診追蹤 5旬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防窺保護貼反而傷眼 眼科醫:眼睛痠痛時也不建議做護眼操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3C看久眼睛過勞更加速老化!嚴重恐導致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
眼睛很乾,吃葉黃素能改善嗎?專家授護眼6祕訣
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嗎?為何眼科醫師有不同說法
急性青光眼需緊急使用降眼壓藥物 醫揭關鍵症狀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5大高風險族群留意!醫建議控眼壓點眼藥水最佳時機
青光眼惡化近25%雙眼失明 部分藥物恐誘發心臟病喪命
全身按摩半小時右眼頓失視力 急性青光眼作祟
年紀輕輕眼睛模糊誤以為近視 竟是早發性白內障!
清大教授研究 注音符號字太小恐提高近視率
黃斑部病變視力驟降 八旬翁循中醫療法重拾歡樂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乾眼症病人增3成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眼睛乾癢病人約增3成
51歲婦人角膜發炎難以睜眼 醫:使用3C時間太長導致
呵護靈魂之窗 天天一綠一紅+熱敷按摩養成護眼習慣
長輩婉拒外出不是體力差 醫師曝可能跟這細節有關
健保大數據/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特色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 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
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術後無法恢復如初可能有哪些原因?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有哪些症狀?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6問題了解白內障
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醫:防3大眼疾,40歲起務必定期檢查!
導致失明因素排名第二!眼科醫詳解什麼是青光眼及如何妥善治療、保養
高慧君視線模糊因垂直斜視 眼科醫師指這幾類人都可能
白內障不治療可能失明!白內障手術後會復發嗎?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