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民眾通勤調高耳機音量 醫籲:長期操耳聽損風險增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宅經濟升溫,標榜個人化娛樂活動如追劇、聽音樂、玩手遊等影音使用量飆高,讓「娛樂性噪音」值得被關注。有調查發現,高達6成使用者在通勤噪音環境下聆聽耳機,會因怕聽不清楚而自動調高音量,另有近3成甚至戴耳機到睡著,讓聽損風險增加。
前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師、開業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呼籲,慢性病患者、作息差、噪音較明顯的工作者等都是聽損的高風險群,也會影響口語表達、工作或學習、焦慮情緒等,建議民眾應保持相對低的音量、不去吵雜環境、適當使用耳塞,並注意生活警訊,有聽力疑慮時立即就醫。
長期關注聽損議題的華科慈善基金會,今公布「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網路調查。1202名受訪者中,高達92%的民眾有使用耳機的習慣,最常用來聽音樂、追劇、打遊戲;超過1成的受訪者表示習慣將音量開到超標(音量大於75%);而超過6成的使用者會在搭乘交通工具等噪音環境下聽耳機,且多半會調高耳機音量。
而調查也顯示,高達44%的民眾每次使用耳機的時間超過1小時,甚至將近3成的人戴耳機睡覺,也就是說,每三人就有一人超時用耳,在音量未控制好的狀況下長時間食用耳機,恐造成聽力損害。
張益豪說,長期接觸噪音且沒有休息的民眾,如長跑酒吧、夜店、KTV、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或本身是樂團成員、電競選手等,其使用行為超標,或習慣長期配戴耳機,就是「娛樂性聽損」的潛在高風險族群。他提醒民眾秉持「66原則」,也就是使用耳機時音量小於60%、一天使用時間少於60分鐘,來減少聽力的負擔。若有反覆耳鳴、常聽不清楚對方說話的內容就要趕快就醫,並定期聽力檢查來作為預防。
「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為了解民眾使用耳機進行娛樂性活動如聽音樂、追劇、玩遊戲等習慣進行網路調查,共回收1202名受訪者,平均年齡為29歲。
華科慈善基金會本周六將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20愛耳嘉年華」,現場提供免費聽力篩檢與諮詢,並請來歌手許書豪獻唱,呼籲民眾注意聽力問題。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醫病天地/鼻竇炎引發 國中生險失明
哈啾不斷、鼻水一直流好困擾 醫師教你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
男罹下咽腫瘤不治療 腫瘤塞滿咽喉無法進食呼吸險致命
巧克力比咳嗽藥水更能止咳?專家教你怎麼吃最有效!
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較容易感冒? 耳鼻喉科醫揭兩者「症狀差異」
國小女童滿口蛀牙還膿傷 竟是「鼻噴劑」惹禍
秋冬是好發季節!單側聽覺突然喪失 跟免疫力下降有關
用了鼻噴劑竟然開始流鼻血!藥師揭「1個小動作」就能降低副作用
扁桃腺腫痛不可忽視 護理師:有症狀要趕緊就醫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連熬二天夜趕年終報告 40餘歲男差點喪失聽力
無喉患者/復聲者聯盟助「再聲」 經費拮据
無喉患者/一字一字學發音 食道語練兩年才串成句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又地震了嗎?三種疾病引起暈眩要掛急診查明
醫藥天地/長期用鼻噴劑 鼻塞更嚴重
醫病天地/眩暈又手腳無力 36歲女腦瘤
空品不佳加上溫差大!過敏、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患多2成
女口臭2年!連男友都拒絕接吻 醫揪真相嘆「這難以察覺」
女大生唾液腺結石下巴腫如蛙 內視鏡術不留疤還她自信
鼻子常聞到魚腥味? 醫警告「這病」和感冒、過敏相似
健保大數據/108年眩暈治療統計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治療眩暈 4大特色醫療院所
健保大數據/眩暈患者175萬人 女性為男性兩倍
預防眩暈復發 耳鼻喉科醫師:減輕壓力、秋冬注意保暖
眩暈健保大數據分析/女多梅尼爾氏症 男常見耳石脫落
看似輕微眩暈卻是中風徵兆!醫師提醒做好一事很重要
四旬男暈眩耳鳴竟是「耳中風」 急採高壓氧治療
打噴嚏可以捏鼻子嗎?醫:易造成4種常見的傷害
猜你喜歡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