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棒挖耳垢小心戳破耳膜!醫師提供2正確清除法
耳垢太多好惱人,許多人都有使用棉花棒挖耳多的習慣,小心戳破耳膜!耳鼻喉科醫師Anh Nguyen-Huynh表示,耳多本身就有清除耳垢的功能,大部分的耳垢不用清,使用棉花棒可能越用越糟,除非耳屎太多堵住耳道,出現聽不見的情況,醫師提供幾項小技巧。
耳垢是必要之惡 抗菌、保護耳多
Anh Nguyen-Huynh指出,耳垢非常正常,甚至是必要,許多人誤以為耳垢很髒,需要定期清潔,其實耳垢有抗菌、防真菌的功能,甚至避免灰塵、毛髮、小昆蟲傷害到耳膜。
不過,當耳垢太多,造成聽不見或感染時,有必要做好清除,尤其是耳垢過多、耳道過小的人。影響耳垢數量的因素包含:
-耳多曾施行手術或外傷
-耳部反覆感染
-配戴助聽器或深入性耳塞
耳垢太多這麼辦? 醫師提供這兩招
對此,Anh Nguyen-Huynh提供兩種清潔耳屎的方式:
(1)耳屎軟化滴劑:
若耳垢量不多,選擇含氫或過氧化物的軟化滴劑效果佳。
使用方法如下:
-側身躺下:確保您要清潔的耳朵面朝上,並按照指示滴滴劑。
-保持姿勢:讓藥劑在耳朵中靜置約五分鐘,使液體被吸收,並軟化耳垢。
-起身擦掉藥劑:起身後,藥劑會與軟化的耳垢一起流出,使用衛生紙輕擦掉即可。
然而,若您耳垢太多,可能出現耳垢栓塞(cerumen impaction),可能只能軟化耳垢,卻仍無法暢通耳道,致使情況更糟。
(2)沖洗外耳道:
若上述方法沒用,你可能需要使用吸球來清洗外耳道,但注意下列事項:
-動作輕柔:避免傷害耳膜。
-注意水溫:水不應太冷或太熱,否則溫差可能會使你頭暈。
-這些情況避免:耳多有傷口、耳多曾手術,應避免沖洗外耳道。
若你清洗時不舒服,請求助醫師協助。
棉花棒、耳燭 清耳垢超母湯
(1)禁用棉花棒:
許多廠商都註明:請勿將棉花棒伸入耳內。Anh Nguyen-Huynh解釋,棉花棒有時會把耳垢推往更深處,造成更多耳垢累積,甚至傷害到耳膜,若不慎甚刮傷耳多,還可能引發感染。
(2)禁用耳燭:
這類產品一邊放入耳多,一邊燃燒,透過煙囪效應使耳垢排出,Anh Nguyen-Huynh說,這種方法完全沒用,還可能燒傷。
醫師也提醒,若居家療法沒用,可求助醫師,透過透視鏡、機械夾出、軟化或吸出耳垢。
參考資料:
1.Ear Wax Removal 101: The Best (and Safest) Ways to Clear Clogged Ears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由記者編採健康內容、醫藥新知為主題的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專業、即時、樂活的多元化資訊。「健康部落格」(http://healthnews.com.tw/blog/)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豐富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嚇人!使用潮濕棉花棒掏耳朵 工人耳道長黴菌
食物卡在喉嚨怎麼辦? 急診醫教正確自救法
沾到枕頭就秒睡 30歲男因這問題愈睡愈累
唱歌唱到喉嚨痛? 4食物少吃避免增加聲帶負擔
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醫提點正確做法
聲音6跡象恐出賣你的年齡!說話大聲、說太快都NG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醫病天地/鼻竇炎引發 國中生險失明
哈啾不斷、鼻水一直流好困擾 醫師教你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
男罹下咽腫瘤不治療 腫瘤塞滿咽喉無法進食呼吸險致命
巧克力比咳嗽藥水更能止咳?專家教你怎麼吃最有效!
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較容易感冒? 耳鼻喉科醫揭兩者「症狀差異」
國小女童滿口蛀牙還膿傷 竟是「鼻噴劑」惹禍
秋冬是好發季節!單側聽覺突然喪失 跟免疫力下降有關
用了鼻噴劑竟然開始流鼻血!藥師揭「1個小動作」就能降低副作用
扁桃腺腫痛不可忽視 護理師:有症狀要趕緊就醫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連熬二天夜趕年終報告 40餘歲男差點喪失聽力
無喉患者/復聲者聯盟助「再聲」 經費拮据
無喉患者/一字一字學發音 食道語練兩年才串成句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又地震了嗎?三種疾病引起暈眩要掛急診查明
醫藥天地/長期用鼻噴劑 鼻塞更嚴重
醫病天地/眩暈又手腳無力 36歲女腦瘤
空品不佳加上溫差大!過敏、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患多2成
女口臭2年!連男友都拒絕接吻 醫揪真相嘆「這難以察覺」
女大生唾液腺結石下巴腫如蛙 內視鏡術不留疤還她自信
鼻子常聞到魚腥味? 醫警告「這病」和感冒、過敏相似
健保大數據/108年眩暈治療統計10大院所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