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停看聽》糖尿病、骨鬆症 本錢差風險高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林家琛、游文寶/報導】
▊案例故事:植牙險些害死老命
一名68歲、患有糖尿病老先生,由於上下排牙齒都有缺牙,影響咀嚼也影響外觀,幾個子女籌了〺幾萬元幫老父植牙,沒想到老先生的骨頭結構根本無法支撐植體,還因感染緊急動手術,險些沒命。
老先生植牙過程,下排左側沒出問題,但上排右側的骨頭撐不住植體,以致植體跑進皮下組織,出現類似蜂窩組織炎的情況,不得不緊急動手術治療。加上老人家患有糖尿病,手術過程一度危急,老先生家屬大罵牙醫師沒醫德,除要求醫師道歉,還要求精神賠償損失賠償。
▊這些人 那些人 不適合植牙
「不是人人都適合植牙」新竹縣竹北市維成牙科院長劉興成表示,口腔衛生習慣不好,是人工植牙最大的禁忌。劉興成說,如有下列病史,不適合植牙,如一定要植牙,術前一定要做評估:
1.高血壓患者:因為植牙過程中有手術行為,加上患者緊張情緒,有可能血壓升高,造成身體不適,血壓超過160者,不適合植牙。
2.心血管疾病患者:做過心臟手術,心導管手術,血管支架放置等,患者通常都會服用抗凝血劑,因此在植牙手術評估前必須會診心臟內科醫師後,確認身體狀況以及抗凝血藥劑停藥後對身體影響評估,才可植牙。一般而言,植牙前3至7天必須停用抗凝血劑。
3.糖尿病患者:飯前血糖超過180,不適合植牙。即使經過血糖控制後回復到可植牙水平,假如口腔衛生習慣不好,牙周組織抵抗力低,人工牙根容易受到細菌攻擊,人工植牙的失敗率也較一般人來得高。
4.凝血功能不好者:不適合植牙,因手術傷口容易流血不止。目前有微創植牙,雷射植牙等手術,傷口非常小,適用此類病患,仍需經醫師審慎評估。
5.癌症患者(頭頸部經放射線照射後2年內):因骨細胞活性降低,所以不適合拔牙及植牙,治療兩年後,經耳鼻喉科及牙科醫師會診評估看是否適合。其他非頭頸部癌症病患,術前也應告知醫師,並經評估。
6.骨質疏鬆病患:植牙成功率較低。服用治療骨質疏鬆藥物病患,雖然可增加骨質硬度,但也抑制了生骨細胞數量與活性,植牙後發生骨髓炎機會較大。
另外,有牙科病史的人,也不適合植牙,有括下列症狀者,植牙前要三思:
1.顳顎關節功能障礙暨疼痛等患者:由於咬合力量過大,夜間又有嚴重磨牙,植牙的失敗率高,應門診治療穩定再植牙。
2.口腔黏膜纖維化患者:植牙工具無法放進開口小於3公分的口腔內進行手術,因此開口寬度小於3公分的患者,應先經過瓣膜移植手術治療再植牙。
3.鼻竇太大、上顎骨厚度太薄的患者:人工牙根無法在上顎骨穩定置入,因此不適合植牙。這種患者很多,可以藉由鼻竇增高術,增加上顎骨厚度。
4.下顎骨厚度太薄很靠近下顎神經的患者:因為容易傷到下顎神經,必須自體骨移植或增加下顎骨高度後植牙。
5.植牙部位附近牙齒有牙周病或牙根尖病變患者:應先治療植牙附近有病變的自然牙後再植牙,否則失敗率高。
6.唾液分泌量不夠的患者:口腔內自潔作用較差,較不適合植牙。
▊抽菸和吃檳榔 植了牙也易壞
劉興成說,抽菸與吃檳榔也會影響植牙壽命。抽菸影響自然牙及人工牙根很大,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成份會破壞牙周韌帶以及人工牙根周圍組織,造成人工牙根受損。吃檳榔則因為咀嚼力量過大,造成人工牙根周圍組織受損,縮短人工牙根壽命。
【2009/03/15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迎端午吃粽嗑斷牙 牙醫:千萬別做這動作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牙口不佳增失智風險近2倍 專家教如何評估缺牙問題
家長嚼碎食物再餵給孩子 4歲童狂拉肚子、蛀牙嚴重
智齒不拔沒關係? 醫曝「害牙爛關鍵」 還可能變口腔癌
飄異味、咬合鬆 戴活動假牙者速回診
國人平均蛀牙2.01顆 高於全球1.67顆
守護孕婦兒少口腔健康 3/21至4/11看牙醫免掛號費
疫情間刷不到兩次牙 牙周病風險增確診死亡率高8倍
牙齒太黃怎麼辦?牙醫:造成牙黃原因有8種,4個美白方法助改善
電動牙刷真的比傳統牙刷好用?日本牙醫師分析差異,刷完牙別忘一動作確認乾淨了沒
刷牙時牙齦出血是牙周病嗎?醫:出現7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預防、治療及正確刷牙
高風險病患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 3月1日起27萬人受惠
過年牙痛怎麼辦?牙醫師給的實用6建議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全國首例 三總團隊從眼眶拔牙
愛喝飲料、晚睡小心釀牙周病!牙醫師:莫忽視5個危險警訊
缺幾顆牙沒關係?缺牙和牙周病相互關係 牙醫:最怕導致這三種疾病
不是沒蛀牙就好!研究揭牙周病增心臟病、精神病風險
99%成人有牙周病!研究:恐致陽痿、心臟病、癌症上身
牙痛竟跟天冷有關 醫生曝喝完飲料少一個步驟會傷牙
餐後、睡前刷牙,為何還有口臭? 醫揭「6大症狀」小心是牙周病
牙醫解析/蛀牙後一定得抽神經?抽完神經有需要做假牙嗎?
每天都有刷牙+使用牙線,為什麼還是會蛀牙?專家:因為你做錯了這幾件事
漱口水越辣效果越好?刷完牙不可使用?專家替你解密漱口水的使用迷思
慣用手常無法將牙齒刷乾淨 牙醫曝常見NG刷牙方式
牙刷、電動牙刷哪個好?醫師告訴你5個刷牙常見問題
銀髮族靠口腔運動增強咀嚼吞嚥功能 吃得好又能防失智
過敏兒看過來!8歲童暴牙、瘦小常感冒 特殊牙套讓他美齒又高壯
怎麼刷牙才正確? 牙醫:不能刷過頭,正確刷牙4要領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