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可能讓你臉變大!5個跡象代表你有睡覺磨牙問題
合作撰寫:
磨牙並不是罕見的問題,在這個壓力大的現代社會中是一個常見的身心綜合症狀,和睡眠品質互相影響。你並不一定會發現自己有在磨牙,除了一些半夜被自己磨牙吵醒的人;有些人是被枕邊人、朋友發現的,邊緣人哭哭。安妮味 (Anyway) 以下是自己檢查的幾個跡象:
1.早上起床刷牙,漱口時兩頰酸痛。(可能是半夜肌肉沒休息)2.嘴巴難以張開超過四公分,尤其早上起床的時候更嚴重。(無法在早餐吃大漢堡或大亨堡可惜)
3.舌頭上有明顯的牙印。
4.這幾年來越來越沒辦法吃硬的東西。(咀嚼肌力出現問題)
5.舌頭不靈活,有時候會嘔吐、嗆到或咬到。(顳顎關節、筋膜、神經可能有問題的跡象)
假如以上五項中你自覺有四項現象,那建議注意一下是否有睡覺磨牙或是過度咬緊嘴巴的現象,可能會影響你的牙齒健康或是顳顎關節(嘴巴下顎的關節)的活動問題。
為什麼會磨牙?
人在睡覺的時候分成非眼球快速運動睡眠期和眼球快速運動睡眠期,前者大腦休息身體還保有張力;後者相反,頭腦有在運作而身體休息癱軟,這時候顏面和四肢會有一些小抽動或是出現嘴唇吸允的動作,磨牙也常見於這個睡眠時期。目前醫學上把原因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肌源性磨牙,意思是單純的肌肉問題和顳顎關節問題。睡覺時因為嘴巴裡的肌肉受到不正常干擾而不自主動作。
第二類是非肌源性問題,簡單說只要不是肌肉、筋膜問題都算在這一類,跟海洋一樣寬闊的複雜。磨牙的非肌原性問題包括了情緒和精神、內分泌、神經系統等等,這些問題影響了肌肉與筋膜系統,讓你咀嚼系統的肌肉不自覺磨來磨去。
第三類的理論認為磨牙和咬合不穩造成口腔咀嚼肌的刺激有關。但是後來許多研究都推翻了這個理論,認為平時的咬合狀況和睡眠時的磨牙無關。
不過新的研究認為下顎骨也是調整人體平衡、重心的要素之一,所以口腔咬合可能和整個肌肉筋膜系統有關。因此心理壓力問題有可能影響肌肉筋膜系統,有機率影響口腔的肌肉而造成磨牙。
磨牙的類型有哪些?
我們可以把磨牙分成緊咬型、上下互打型、左右磨牙型,以及混合型(緊咬加左右或是上下加左右)。
緊咬型和上下互打型容易有起床後牙齦不舒服、口腔肌肉痠痛等問題,你可能沒力吃早餐。沒力吃早餐就會沒力上班,沒力上班就會被上司罵,被上司罵就會心理壓力大,心理壓力大就會想出國玩….不對扯遠了。
牙齦不舒服和嘴巴酸痛只要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過高,睡覺時嘴巴咬緊緊,所以早上起床的時候肌肉已經僵硬、疲憊到不行,讓你無力或無法做出下顎旋轉打開的動作。而且磨牙會造成咀嚼肌肥大,臉就變大了,換句話說你每天晚上口腔肌肉都在健身。
而上下互打型的常見是因為睡覺時有用嘴巴呼吸的習慣,所以產生下顎的動作,一樣也容易嘴酸。
最驚悚有趣的事左右磨牙型,睡覺時不斷左右、旋轉磨牙,產生交響樂,或者說實驗性音樂。有些病人表示曾被自己的磨牙聲吵醒。這類病人也常見有咬合不正的問題,磨牙久了也會造成牙齒珐瑯質損傷、牙齒痛痛。
所以物理治療師可以幹麻?
你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否不禁懷疑,物理治療師跟嘴巴、磨牙有什麼關係?不是應該要牙醫來寫嗎?
是的,物理治療師中有一小撮人是顳顎關節專長的物理治療師,他們很為玩(ㄓˋ)弄(ㄌㄧㄠˊ)你的嘴巴。他們常和牙醫師、耳鼻喉科醫師、外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合作。
磨牙的物理治療可以用下列步驟說明
1.保持直立站姿。2.練習彈舌動作、在舌頭不碰觸上排牙齒條件下練習說 T-D-N-L-S-Z。
3.練習舌頭頂上顎的動作10次、用小湯匙練習喝水、學習正確的吞嚥。
4.橫隔膜呼吸練習。
5.學習放鬆、減少咖啡因攝取、改善呼吸習慣、有需要時用咬合板。
上述的方法是由物理治療師 Cynthia Peterson 所發展,搭配上一些徒手治療可以改善口腔、顏面肌肉與筋膜問題、呼吸問題等等。更重要的是治療後,病患要回到家自己按摩、放鬆、學習口腔肌肉的運用。
不磨牙、睡好覺,讚啦~

好痛痛
好痛痛是為了喜愛運動、長期為慢性疼痛所苦的人所成立的網站。好痛痛和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一起寫文章(https://blog.EasePain.tw)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以及科學化的運動知識。同時也親自訪問了全台許多復健科、骨科診所、物理治療所與運動場館,製作了搜尋器(https://www.EasePain.tw)。希望能夠解決大家運動傷、慢性疼痛的問題。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過年打麻將玩通宵 物理治療師教2動作舒緩下背痛
足底筋膜炎,光休息不會好!居家做3種運動緩解
初五收心操 找回你的工作狀態
過年打牌發財 這樣動不賠健康
春節猛滑手機 小心板機指
當心年假久坐不動招來痠痛 物理治療師教你三招緩解
新年當「沙發馬鈴薯」招來痠痛 試這3招可緩解
過年除舊布新 「大掃除護身6招」避免渾身痛
醫病天地/羊膜萃取物注射 背痛新療法
屁股痛開刀沒改善 骨關節壞死疑貪杯
貪杯男子屁股痛以為脊椎出問題動刀 沒緩解還變跛行
一張圖讓你春節打掃別犯下背痛 這情況最好看醫生
大掃除姿勢不當恐拉傷 簡文仁教4動作省時省力防受傷
有「年節主婦症候群」別怕!上背痛、下背痛、肩肘痛...醫師建議這樣做
會呼吸的痛! 隨著年紀增長,「肋骨骨折」每多斷一根死亡率增加
腰痠背痛原因為何? 醫:可從3面向辨別
喝可樂會骨鬆? 鈣質流失元凶找到了
膝蓋痛的人,該穿這2種鞋!骨科醫師:從預防到改善,你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手指麻痛別輕忽 腕隧道症候群放著不管恐肌肉萎縮
醫病天地/力行三招 改善肌少症
醫病天地/防久坐傷身 治療師教5撇步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婦人歷經背痛、骨折 最後查出病因是多發性骨髓瘤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靠睡眠清除大腦有害代謝物?研究揭一關鍵是重點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