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麗花判賠巨額遺產稅!遺產分配難公平,如何避免後代爭產?專家就理智面與情感面提解方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拍打拉筋治百病」真假?醫師:不要再拉長肌肉了!

好痛痛

好痛痛

有時候你會覺得身體某些地方緊繃、疼痛,捏起來硬硬的。於是你想要把它捏一捏、伸展、拉筋,想說這樣或許會好一點。但是為什麼有時候好像有用,有時候又好像沒用呢?
有時候你會覺得身體某些地方緊繃、疼痛,捏起來硬硬的。於是你想要把它捏一捏、伸展、拉筋,想說這樣或許會好一點。但是為什麼有時候好像有用,有時候又好像沒用呢?
圖片提供/好痛痛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王凱平醫師(專欄頁面) (部落格)

有時候你會覺得身體某些地方緊繃、疼痛,捏起來硬硬的。於是你想要把它捏一捏、伸展、拉筋,想說這樣或許會好一點。但是為什麼有時候好像有用,有時候又好像沒用呢?

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緊繃與疼痛有不同的原因,並不是每一種都是靠拉筋與伸展來解決。另一種原因是你並沒有伸展到真正需要被放鬆的地方。

伸展無法解決所有的緊繃

如果你覺得身上有些地方緊緊的、硬硬的、痛痛的,先撇開其他病痛原因,單純講肌肉本身的緊繃與疼痛的話,其實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肌肉過度工作、過度收縮所以造成痙攣緊繃。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按摩與伸展,是「有可能」幫助它回復到原本該有的柔軟、具有伸縮能力的狀態。

或許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說它只是有可能呢?把原本太縮太硬的地方弄軟不是天經地義的嗎?讓我來舉個例子說給你聽,那就是鼎鼎有名的「髂脛束症候群 ITBS」。

相信有在跑步或是騎自行車的讀者們對髂脛束症候群並不陌生,它簡單說就是大腿外側的髂脛束太緊繃,給予膝蓋外側過多的壓力而造成疼痛。所以大家可以很容易在網路上查詢到很多伸展放鬆髂脛束的方法。但是不見得總是有效對吧?

那是因為髂脛束其實是和闊筋膜張肌連結在一起的,而髂脛束較堅韌,而闊筋膜張肌較柔軟,就像兩條連在一起的橡皮筋,一條硬、一條軟。所以當你做一些髖關節的伸展時,很有可能只放鬆了闊筋膜張肌,因為你拉不開髂脛束,而髂脛束會拉著闊筋膜張肌。

圖片改自Wiki (CC BY-SA 3.0)<br />圖片提供/好痛痛
圖片改自Wiki (CC BY-SA 3.0)
圖片提供/好痛痛

實務上來說,伸展闊筋膜張肌對髂脛束症候群還是有效果的,但是我認為這樣還是沒有處理到髂脛束,所以我會建議用滾筒來直接放鬆髂脛束,會比拉筋有效。

不要再拉長肌肉了!

剛剛提到的是第一種伸展緊繃區域的一個案例。但是有另一種緊繃,是因為那條肌肉已經被拉長到極限了,所以很緊繃,那你還繼續拉長與按摩它,當然沒有用囉。還不了解嗎?想像一條被拉長到極限的橡皮筋,你還想靠拉更長來放鬆他不是本末倒置嗎?

其實這樣的緊繃情況其實很常見,例如大多數的肩頸酸痛、膏肓痛、背痛,多半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肌肉長期處於被拉長的狀態而疼痛。這時候就需要把姿勢調整回來,並且把肌肉鍛鍊回平衡的狀態,尤其鍛鍊核心肌群是很有效的一種方式。

主動式抗阻力伸展或許可以幫助你!

這裡我想介紹一下主動式抗阻力伸展 (Active Resistance Stretching),這是我不久前在德國筋膜學大師 Robert Schleip 的演講中學習到的。假如你確定是因為肌肉過度收縮而需要伸展,但是一般的拉筋伸展並沒有顯著的效果的話,或許這個方法會有效。

我們知道肌肉主要負責收縮的部份是中間的「肌腹」,兩端的連接著「肌腱」。通常我們被動式的伸展主要會拉到肌腹的部位,還有部分「平行於肌肉走向」的筋膜。至於兩端的肌腱,以及「垂直於肌肉走向」的筋膜組織就沒有辦法被有較伸展。

如果我們在拉筋、伸展的時候,被拉的那條肌肉也主動出力,那麼肌腹的地方也會收縮鼓起,就能夠較有效拉伸到肌腱,以及垂直於肌肉纖維的筋膜組織。

<br />圖片提供/好痛痛

圖片提供/好痛痛
<br />圖片提供/好痛痛

圖片提供/好痛痛

中醫如何看待拉筋?

我的專長包括了運動醫學與中醫,在診間有時會遇到病患問我「拍打拉筋治百病」是不是真有其事?

這是一個十年前曾經很流行的一句話,當時有位中國籍的蕭姓作者在台灣宣稱拍打拉筋可以治療許多疾病,這違反了醫療法規,後來他被驅逐出境。當時我正在衛生局服役,對這件事情有很深刻的記憶。人雖然驅逐出境了,錯誤的觀念卻在台灣流傳下來。

最近得到的消息是那位蕭姓作者在英國、澳洲因為一些原因導致糖尿病患的死亡,已經被逮捕。

為什麼我會嚴正反對中醫有「拍打拉筋治百病」這樣的說法呢?

一來是本來就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治百病,如果一個人有這樣的觀念,得了重症不適時卻一直拍打、拉筋,延誤了就醫的時機,那就不好了。

二來是中醫講求的是「平衡」這個概念,不只是內科用藥強調平衡,處理肌肉骨骼疼痛與受傷的「傷科」也強調肌肉筋骨的張力平衡。

其中傷科又可粗分為硬式手法與軟式手法,前者簡單說是用力量讓關節、骨骼恢復到原有的位置上;後者則是把肌肉、經筋(類似筋膜的概念)放在張力較平衡的位置來帶動骨骼恢復位置。

兩種手法沒有優劣之分,是依照不同的時機來運用,他們都有相同的目的: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這其實和現代醫學觀念是很一致的。肌肉、肌腱的長期緊繃會導致慢性疼痛,也會因為肌力的失衡而進一步造成人體力學結構的異常。反過來說骨架的失衡也會造成慢性痠痛。

中醫的傷科其實不是神祕的少林功夫、武當絕學,而是可裡合理解釋的事情。有機會我們再寫篇文章聊聊!

本文獲「好痛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拉筋 按摩 髂脛束症候群 肩頸痠痛 姿勢不良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