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速效緩解妙方 足踝外科名醫:馬上穿高跟鞋
另一種治療則是利用「骨骼震波治療儀」促進微血管新生,這本來是泌尿科在用的體外震波碎石機,後來把它的焦距弄短、力道調大後,發現對足底筋膜炎、網球肘有確實療效。震波治療的好處在於不需開刀、住院或特別休息,可惜的是震波治療並不像吃藥、打類固醇一樣有抗發炎的效果,所以患者要經過兩、三個月以上,才會感到療效。
曾有患者接受震波治療後,不過一週就來興師問罪為何沒有效果,然後自行尋求傳統治療,貼了三個月的藥膏後,足底筋膜炎好了,還回頭向醫院嗆聲震波治療根本沒效,讓醫師委屈萬分。患者沒有想到其實足底筋膜炎痊癒,正是因為震波治療在這三個月之間發揮了效果,而非多貼了那兩、三個月的狗皮膏藥。
雖然內視鏡手術不是治療足底筋膜炎的唯一療法,震波也不是「神器」非它不可,但台灣民眾求診普遍有尋找「仙丹」的心理,既期望速效又能根治,一旦不符期望便對療法嗤之以鼻,對醫師醫囑不屑一顧,到頭來只是跟自己的健康過不去而已,還請患者多一點耐心才是。
有些醫師會把足底筋膜炎稱做「腳底長骨刺」,因為足底筋膜炎的時間久了,生化的刺激物會增多,受刺激的筋膜會發炎,發炎後就會產生鈣化現象,X光從側面照過去,就會看到一個像刺一樣的牽扯性骨贅生(traction spur),很多人會以為這個骨刺就是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把骨刺拔掉,足底筋膜炎就不會痛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骨刺本身只是病徵,並不是病的起因。足底筋膜炎的產生,也不是因為腳底被骨刺刺到。各位想想,鈣化後的筋膜應該是一整片,怎麼會是一根刺?所以將骨刺拔掉,術後的差異只是在X光片上不再看見那根骨刺,但足底筋膜炎的症狀並不會減緩,就算症狀會減緩,換來的也只是其他部位更多的痛楚。
試想看看,內視鏡手術不過一公分的傷口,都可能會有長達半年疤痕痛的可能,何況是開一個五公分以上的傷口,把骨刺挖掉呢!
速效緩解的妙方:穿高跟鞋
「治療足底筋膜炎最短期有效的方式,就是打類固醇,或是馬上穿高跟鞋!」每當患者聽到我這麼說,總是睜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其實真的是這樣。足底筋膜炎的症狀主要為足跟痛,要是立刻墊起腳跟穿上高跟鞋,人的體重向量反而會往前移動,後足承受的壓力自然減輕,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也會跟著減輕。所以大可不必賦予高跟鞋太多的罪惡,該穿高跟鞋的社交場合就放心穿。但這麼說,並不是在鼓吹愛美女性多穿高跟鞋,事實上,要是過於經常性地穿著高跟鞋,後足跟腱可能會因此縮短,造成不穿高跟鞋的時候踩踏平地,足底筋膜的壓力變大。
.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
足底筋膜炎常有被誤診的可能
曾經有一位患者,因為腳跟痛被其他醫院轉介來做震波治療,但他痛的情況有些不對,一般來說,足底筋膜炎是剛踩踏的時候最痛,踩幾下後就會緩解,但這位患者踩踏多了又開始痛,甚至即使不動,也會痛。一照X光才發現是跟骨裡面有腫瘤,幸虧發現得早沒有進行震波治療,而是開刀挖除。因為足跟中的腫瘤有可能演變為病理性骨折,造成足部結構的不穩定,這種情況下進行震波,只會使病況加劇。
另一位患者在外院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一問之下,知道患者有糖尿病史,猜測是踩踏到某個硬物,足跟裡面產生血腫,因為糖尿病抵抗力不好,引發細菌侵入,真正的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結果刀一開下去,膿液就流出來,裡面的組織都已感染壞死,還好有及早處理。雖然大多數足跟痛的患者都是足底筋膜炎,但患者也需要經過詳細的鑑別診斷,來排除壞死性筋膜炎、跟骨骨折、足底腫瘤或僵直性脊椎炎在足跟的症狀等等,以免造成誤診,貽誤治療。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6招改善足底筋膜炎 醫:室內拖鞋支撐力也要夠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多重外傷隱形殺手 長庚研發AI揪骨盆骨折
早期膝關節內側軟骨磨損 醫師:半套人工關節即可改善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老母連杯子都拿不了 微創手術重建韌帶關節助恢復
8歲童車禍腿骨折長短腳 這技術助他無須拐杖即可行走
換人工膝關節後想及早復原 治療師建議這3招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醫病天地/婦左肩肌腱鈣化 震波治療解痛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刺青師傅長期彎腰下背痛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改善疼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運動傷害當下該冰敷還熱敷? 醫:有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走路常踢到地板、半蹲無力,肌無力警訊!2招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
跑步出現「跑者膝」疼痛困擾 學會這三招明顯改善
女子下背痛長期無法入睡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退化性膝關節炎別急著開刀 先讓醫師試一試這方法
全身痠痛可以推拿、整骨嗎?骨科醫師:4種情況不建議!嚴重恐脊椎骨斷裂
移工做脊椎手術 匿名恩人幫大忙
醫病天地/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超音波導引注射改善
醫病天地/9旬嬤跌倒骨折 骨鬆症害的
醫病天地/騎單車騎到手麻 原來手腕尺神經損傷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阿嬤髖關節退化難走路 醫師一招治療重拾走路樂趣
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4件事平常就要做到
健身完請人推壓竟致骨裂 復健醫:運動後拉筋自己來
8旬嬤1周跌2次骨折開刀!醫師公開「常跌地點」教保命防跌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如何增加持久度?多打手槍有用嗎?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
55歲男牙齦紅腫掉4齒 嘉基發現他另患這病互相影響
熟女失禁悲嘆都停經了還買衛生棉 用這招後開心趴趴走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防空汙,外出要戴防霾口罩嗎?胸腔科醫破解迷思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女護理師腦動脈瘤破裂存活 醫:第一時間送醫是關鍵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以為補牙只補1顆,就醫紀錄卻是3顆!是牙醫浮濫申報嗎?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女童患「高致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醫師:留意4大症狀
台灣百萬人有腸躁症 可試低腹敏飲食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吃飽就打嗝、放屁…3動作緩解脹氣 少吃這些高產氣食物
穀雨易患熱性感冒 2招有效斬斷病徵發起!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