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退化,為何醫師還叫我運動?醫:護膝也不能長戴
適度運動 保持軟骨濕潤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科主任吳佳駿解釋,膝關節退化患者絕對不要怕運動,適度運動是有效減少疼痛的方法之一,增加肌力、減重,還可保持軟骨濕潤營養。原因是膝蓋關節軟骨就像海綿,運動時,全身重量加壓膝關節,軟骨就會擠壓出關節液,抬起腳後,關節軟骨再次吸收液體,可保持軟骨潤滑。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說,以膝蓋關節退化的患者為例,適當鍛鍊關節四周肌肉,如股薄肌、半腱肌、膕肌,甚至是髖關節肌肉等,可減輕膝關節負擔,降低疼痛機會。這些肌肉可穩定並支撐膝關節,減輕關節承受全身體重的負擔,減少關節間的磨損。
【運動種類】
謝霖芬也建議,可選擇快走、游泳、水中行走、立定式腳踏車等,這些運動都適合各種不同嚴重程度的退化關節炎患者,此外躺著抬腿及靠牆微蹲,也可鍛鍊肌力。
1快走
→行走平路 別走上下坡和樓梯
謝霖芬表示,快走是很好的運動,但記得只能走平路,因為走上坡、下坡或樓梯等不平的地形時,膝蓋關節所承受的負擔是走平路的3至6倍。如一名50公斤女性,走不平的路時,膝蓋關節至少會承受150公斤重量,將造成膝關節更大傷害。另外,退化性關節炎較嚴重的患者記得不要走太快,走路時步伐需協調適中。
2游泳
→慎選泳式 避免蛙式重複彎曲
游泳可強化關節附近肌肉,謝霖芬說,即使不會游泳,也可以改成在水中行走,因為在水中移動時,水的阻力可強化肌力,浮力可減輕關節壓力,不會使關節受損。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游泳應避免重複彎曲及伸直膝蓋的動作如蛙式,以自由式取代較佳;但如果退化性關節患部在肩膀,需大幅度擺動手臂的自由式則不適合,建議跟醫師商量,選出最合適的泳式。
3騎腳踏車
→調整坐墊 避免膝蓋過度彎曲
謝霖芬建議,騎腳踏車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也是不錯的運動清單,可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但要注意調整座墊的高度,避免造成膝蓋彎曲弧度過大,使膝關節負擔加重,建議膝蓋彎曲角度盡量保持90度,可以坐下後腳尖能夠碰觸地面為參考。與快走應注意事項相同,有退化性關節炎者,要避免爬坡,可選擇室內立定式腳踏車,可避免騎上高低不平的道路。
【運動時間】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如何調配每周運動時間?謝霖芬說,一周至少運動兩次,可將運動分為兩種:
肌力訓練:建議一周最多訓練三天,每個動作一次十下。
有氧運動:一周中可花三到五天做有氧運動,每天約20至60分鐘,每20分鐘就要休息5至10分鐘,適度休息對保護膝關節也非常重要。平時不太運動的人,開始運動時應注意肌肉伸展,建議暖身5分鐘到15分鐘,避免傷到膝蓋。
正確 使用護具
護膝有助支撐 但不可長戴
穿戴護膝輔具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有幫助嗎?吳佳駿指出,穿戴護膝輔具雖無法減少關節摩擦,但可支撐、輔助肌肉,當明顯感受劇烈疼痛,卻必須站著或走動時,可藉由護膝輔具、拐杖短暫得到減緩。
要注意的是,護膝的正確使用方式,應是間歇性使用,不可一直依賴護膝,當不疼痛時,就不要配戴護膝輔具,如此才有機會訓練肌肉。
謝霖芬提醒,運動時可偶爾使用護膝輔具,但注意標示為「功能性護膝」的輔具才可減輕關節負擔,不加重退化,普通護膝無法達到保護關節的效果,只能降低跌倒風險。另外,若民眾運動時使用護膝,記得穿戴時間不宜過長,因護膝很緊,容易影響血液循環,使靜脈回流受阻,可能造成下肢腫脹。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過年打麻將玩通宵 物理治療師教2動作舒緩下背痛
足底筋膜炎,光休息不會好!居家做3種運動緩解
初五收心操 找回你的工作狀態
過年打牌發財 這樣動不賠健康
春節猛滑手機 小心板機指
當心年假久坐不動招來痠痛 物理治療師教你三招緩解
新年當「沙發馬鈴薯」招來痠痛 試這3招可緩解
過年除舊布新 「大掃除護身6招」避免渾身痛
醫病天地/羊膜萃取物注射 背痛新療法
屁股痛開刀沒改善 骨關節壞死疑貪杯
貪杯男子屁股痛以為脊椎出問題動刀 沒緩解還變跛行
一張圖讓你春節打掃別犯下背痛 這情況最好看醫生
大掃除姿勢不當恐拉傷 簡文仁教4動作省時省力防受傷
有「年節主婦症候群」別怕!上背痛、下背痛、肩肘痛...醫師建議這樣做
會呼吸的痛! 隨著年紀增長,「肋骨骨折」每多斷一根死亡率增加
腰痠背痛原因為何? 醫:可從3面向辨別
喝可樂會骨鬆? 鈣質流失元凶找到了
膝蓋痛的人,該穿這2種鞋!骨科醫師:從預防到改善,你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手指麻痛別輕忽 腕隧道症候群放著不管恐肌肉萎縮
醫病天地/力行三招 改善肌少症
醫病天地/防久坐傷身 治療師教5撇步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婦人歷經背痛、骨折 最後查出病因是多發性骨髓瘤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鍾孟修/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頭痛醫頭很NG 這類頭痛問題出在脖子
猜你喜歡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嚇人!使用潮濕棉花棒掏耳朵 工人耳道長黴菌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足底筋膜炎痛到不能走? 4個「超傷行為」一定要避開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靠睡眠清除大腦有害代謝物?研究揭一關鍵是重點
足底筋膜炎,光休息不會好!居家做3種運動緩解
早上這時間是最佳排便時刻!四招讓你改善便秘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如何正確喝水促進身體排毒? 醫:除了白開水,還有4種飲品也有排毒效果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空氣清淨機擺哪最適合? 醫師教你不受環境毒害的排毒法
心臟有問題,該做哪些檢查?專家完整解析8種方式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愛莉莎莎「喝油排膽結石」 醫:從未看過病人試完見效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翻開書本就睡著 小心「這疾病」上身
從你「半夜醒來的次數」竟可預測老後會不會失智?洪蘭:大腦有可塑性,但不喜歡一直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