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是不是偏瘦的人就容易有肌少症?
提到肌少症,一定會讓人聯想到是否跟體重有關,但身材較瘦小或是肌肉比較少的人,不一定就會罹患肌少症。想知道是否患有肌少症,首先最簡單的檢測方式,是測量身體質量指數(BMI),只要BMI小於20以下,罹患肌少症的風險就相當高。
Q:體脂肪很高代表肌肉質量偏低嗎?
洪嘉鴻指出,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在老化過程中,肌肉組織會逐年減少,但「體脂肪高低」和「體重高低」,都不是絕對判斷是否有肌少症的方式,即使是身形瘦弱人,若有足夠肌肉能量,不一定會發生肌少症。
Q:如何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罹患肌少症?
想知道是否有肌少症,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來觀察,比如長輩走路出現困難、走得很緩慢,過馬路還沒走完斑馬線就紅燈;上肢力量突然不足,以前可以開罐頭、扭乾毛巾,現在卻感到吃力;沒辦法一次從床或椅子上起身、爬不動樓梯,都是肌少症徵兆。
因此65歲以上老年人,除檢測BMI來推估是否有肌少症,觀察他們走路速度、握力,都比「體脂肪高低」或「體重高低」更能客觀篩檢有無罹患肌少症。
Q:肌少症目前有藥物可治療嗎?
目前並沒有藥物能完全治療肌少症,若放任不管,肌少症會讓人活動力降低,引發關節退化、脊椎退化、痛風等各種問題。
想對抗肌少症,運動和飲食是兩大關鍵,第一步是攝取足夠蛋白質,蛋、豆類、魚肉、奶類都有豐富蛋白質,平時也可補充維生素D、適度運動加強肌肉能量,都是治療獲改善肌少症的方法之一。建議尋求復健師、營養師等專科醫師,針對個人情況設計出專屬的飲食與運動處方。
Q:肌肉不保也會影響骨骼嗎?為什麼?
肌肉不保、無力確實會影響骨骼,就會使得關節負擔大引發問題,而骨骼每天都在流失、再生,若想要骨骼再生強健有肌肉,一定要有足夠的肌力,想要肌力就得設法刺激骨骼,而回歸到剛才的重點,飲食和運動是最佳的醫療方式。
一般民眾可能也會想透過營養食品來增加營養素,但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營養需求都大不同,如果想吃營養食品,建議先找營養師討論,別擅自食用,避免達不到效果。
Q:如何分辨是肌少症還是正常老化?
上了年紀的人體力本來就會比較差,也讓人好奇到底要怎麼分辨是肌少症還是正常的老化?如果進入老年期,平常坐下、起立都跟年輕時無異,握力也正常,基本上就不用太擔心。而患有肌少症造成骨質疏鬆的機率也相對比一般高,因此如果出現下背痛、容易全身痠痛,都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
除檢測BMI,建議65歲以上老年人、50歲後停經婦女,定期作骨質密度檢查,來辦別是否為肌少症或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