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 老化是頭號公敵
案例故事:35歲工頭,經常久站監工或走在不平路面上。某天起床,腳一碰到地面,如同針刺的疼痛感襲來,次數越來越頻繁,最後竟難以站立,就醫診斷出足底筋膜炎。
30歲後 肌力韌帶每年折損1%
也有許多馬拉松或登山健將,規律運動原是稀鬆平常的事,時間越久,腳卻越不聽使喚。早晨起床或坐著休息後,一站起身,腳底板碰觸地面就痛得哇哇叫,就醫診斷也是足底筋膜炎。
很多民眾不禁問,經常赤腳走健康步道、規律運動和爬山,生活型態很健康,為何仍罹患足底筋膜炎?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指出,足底筋膜炎的頭號公敵是「老化」,一旦超過30歲,身體的肌力和韌帶等,會以每年1%的速度折損。又因個人體質因素或有人「扁平足」,腳型弱勢加上過度跑步、馬拉松、爬山或久站、提重物等不當使用,變成加速誘發症狀的危險因子。
足弓塌陷 易拉扯足底筋膜
「腳骨結構相當精密。」鍾佩珍說,足部有26塊骨頭,為了固定這些骨頭,骨頭間有一百多條如粽子綁繩般的韌帶將骨頭牢牢繫住,還需靠一條「脛後肌腱」支撐起足弓;足底還有如漁網般的筋膜,從跟骨延伸到5個腳趾,將骨頭一網打進、撈起。
但年紀大才開始慢跑、爬山等,老化使得肌腱、韌帶退化,不當使用會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掉,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很多病患的足弓塌陷、變形,正因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內轉足」,一旦結構塌下來,就更易拉扯到足底筋膜。
熱愛跑步 危險因子雙重夾擊
尤其熱愛跑步的健將,因身體重量加上地心引力影響,不僅重力往下,又有地板的反擊力上下夾攻,如果年紀較長體質較差,潛藏的風險因子較多,就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而青壯年、中壯年也不能排除會有同樣狀況,雖然相較年長者,治療和復原速度較快,但如再復發兩到三次,建議還是別再跑步了。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當腳一著地,腳底如同針在刺,雖然走幾步後會好轉,但沒過多久又開始疼痛。若不妥善治療,症狀會越嚴重,走遠痛、站久痛,甚至難以行走。雖然足底筋膜炎較少雙腳足底皆疼痛,多數僅有一隻腳,但若持續不良姿勢或習慣,最後會演變成雙足底的疼痛。
穿夾腳拖跑步 加速誘發症狀
然而,不當使用也包含選用錯誤的鞋來跑步,近來針對跑者設計的一體成型夾腳拖,若非肌力足夠、經驗豐富的跑者,仍建議穿著包覆性佳、支撐力足的慢跑鞋或運動鞋。桃園長庚醫院體適能中心主任、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曾收治一名馬拉松跑者,在穿了夾腳拖參與競賽後,隔日足底筋膜炎首次發作,足底一碰地就痛。
林瀛洲解釋,夾腳拖不像運動鞋有支撐力,能固定腳板。為了讓拖鞋不離開腳,小腿肌肉會更費力地維持腳底與拖鞋的密合度,腳部肌肉群多分擔了吸震的工作,使得肌群提早疲乏,也讓足底筋膜吸震力變差,衝擊腳底板的力量增加,加速誘發出症狀。
林瀛洲建議,跑步初學者和假日跑者別輕易嘗試,可能會因為肌力訓練不足,又要額外應付夾腳拖帶給肌肉運動時的負擔,不熟悉跑步的正確姿勢因而產生抽筋,甚至更嚴重引起足底筋膜炎。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頭痛醫頭很NG 這類頭痛問題出在脖子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天氣濕冷關節容易痠痛?日本專家激推2類抗寒食物
鍛鍊肌力讓膝關節勇健 簡文仁教你最有效的抗阻力運動
手腕無力、扭力變差!骨科醫師提醒: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撕裂所致!
久坐腰痠背痛?日本骨科專家授10秒舒緩法在家跟著做
醫病天地/3C族防烏龜頸 謹記三原則
神經阻斷術配合脈衝射頻治療 免開刀治好坐骨神經痛
骨鬆患者別怕惡化不敢運動! 物理治療師:試試這3動作
天冷易落枕 復健科醫師提醒:一周以上未好轉速就醫
10天擺脫膝蓋痛!不開刀、手術,不日本治療師教你:4種伸展髖關節方法
軟骨修復一次搞定!他開心重返球場、重拾騎車樂趣
寒流來襲!擔心肩膀不舒服?6個禦寒小物不可少
醫病天地/中風失能 半年內最佳復健期
七旬婦換人工膝關節解痛 竟鬧到急診室抽關節積血
年輕人膝關節卡卡!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治療新選擇
下背痛全身僵直 體育師罹脊椎小面關節炎
醫病天地/日扛米袋上下樓 不到50歲退化性關節炎
輕忽腳跟痛 當心長骨刺
小孩W型坐姿免驚 不影響髖關節發育
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
治療師的親身經驗:簡單做到一件事 就能避免膝蓋痛
「矮、駝、痛」小心骨質正悄悄流失! 醫師教日常如何自我察覺骨鬆
大拇指外翻變形避免「削足適履」醫師建議及早治療
遊走各大醫院求助不明髖關節疼痛 竟是轉移性骨腫瘤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量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最新研究揭正確量法測風險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