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劑6千元…關節退化打玻尿酸 未必有效
標示不符 4品牌玻尿酸下架
這4款關節腔內注射劑,包含優倍力、大正舒關、高海晶、優節益關節腔內注射劑,食藥署已要求問題產品回收,業者將依藥事法處罰3到15萬元。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表示,上述4家違規業者供貨給全國各大醫療院所,實際鋪貨數目尚未得知,關節內注射劑每劑單價不便宜,約在6000元上下,每次療程不止使用一劑。
關節內玻尿酸 隨老化減少
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保護關節的軟骨磨損,導致關節疼痛,常發生於膝關節,目前不知道確切原因,但經常發生在年齡較大或是體重過重的人身上,有時膝部受傷嚴重,數年後也會產生關節炎。輕微的退化以藥物及復健治療為主,如果無法抑制疼痛,可能會採取關節內注射方式,玻尿酸就是其中之一;更嚴重的關節磨損,則考慮換人工關節。
玻尿酸存在於每個人的關節液中,但關節退化者的關節液中玻尿酸濃度變稀,降低玻尿酸保護軟骨和關節的作用。所以,在膝關節中打入玻尿酸,有助恢復原先保護關節的功能,進而降低關節退化發炎的疼痛。
玻尿酸多自費 市場價格紊亂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表示,違規業者多為知名廠商,尤其近年退化性關節病人眾多,施打玻尿酸盛行。他估計這類患者至少2到3成曾使用過關節內注射劑,目前健保署有條件給付,多數都採自費施打,但市場上價格紊亂,每劑從900元到2萬元都有,有的半年打3劑、有的1年打1劑。
台大骨科部主任楊榮森表示,美國矯形外科醫師學會(AAOS)曾有報告指出,膝關節注射玻尿酸不一定有效,人體的關節軟骨細胞,在運動過程中就會產生玻尿酸,不一定要依賴外來注射。
依退化程度 決定治療方式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療法很多,輕微退化可服用肌肉鬆弛劑、接受物理治療,輕、中度退化可注射玻尿酸、自體血小板免疫血清回輸療法(俗稱PRP)、關節鏡清洗手術,嚴重者置換人工關節,民眾應視身體狀況,遵照醫師診斷接受治療。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刺青師傅長期彎腰下背痛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改善疼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運動傷害當下該冰敷還熱敷? 醫:有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走路常踢到地板、半蹲無力,肌無力警訊!2招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
跑步出現「跑者膝」疼痛困擾 學會這三招明顯改善
女子下背痛長期無法入睡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退化性膝關節炎別急著開刀 先讓醫師試一試這方法
全身痠痛可以推拿、整骨嗎?骨科醫師:4種情況不建議!嚴重恐脊椎骨斷裂
移工做脊椎手術 匿名恩人幫大忙
醫病天地/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超音波導引注射改善
醫病天地/9旬嬤跌倒骨折 骨鬆症害的
醫病天地/騎單車騎到手麻 原來手腕尺神經損傷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阿嬤髖關節退化難走路 醫師一招治療重拾走路樂趣
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4件事平常就要做到
健身完請人推壓竟致骨裂 復健醫:運動後拉筋自己來
8旬嬤1周跌2次骨折開刀!醫師公開「常跌地點」教保命防跌
驕傲的翹臀痛到睡不著!33歲女確診梨狀肌症候群
預防脊椎側彎?專家傳授簡易居家脊椎矯正3運動
前十字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醫師:這個情況建議開刀
年輕運動員膝韌帶再斷風險達28% 蘇麗文:復健一輩子
高齡髖關節骨折一年再住院率達64.5% 醫師教你這麼做
膝蓋老了嗎?這類族群看過來 1分鐘自我檢測馬上知
9成人有過下背痛困擾!常見6大症狀你有嗎?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小五女童肩頸僵硬腰酸背痛 可能背書玩3C引起脊椎側彎
健康主題館/長期長短腳 小心骨盆歪掉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肩推啪一聲 胸大肌竟斷裂…重訓常見五類傷害
猜你喜歡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子宮寒不寒?中醫師破迷思:子宮不會冷!也不是該吃、忌吃什麼能解決問題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太魯閣號事故災難 醫師:勿傳遞傷亡者片斷故事博關注
84.5%國高中生睡眠過少 就寢、喚醒前父母先做這些事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肚子痛掛急診我該跟醫師怎麼說?十大重點訊息幫助醫師快速判斷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
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專業醫師教你一招判斷
怎麼預防糖尿病?研究:在這之前吃早餐助降血糖
想到連假結束要上班就累?醫:做這四件事助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