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太多、跑太快 當心跑斷腿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
越來越多人瘋跑步運動,不少人跑到腳底起水泡、疼痛、腫脹,甚至有人跑到出現壓力性骨折,搞得痛苦不堪。跑步時到底該注意哪些地方,才能跑得健康、舒服?美國足部、腳踝專科醫師史提芬‧帕爾莫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訪問時表示,跑步時,多數足部、腳踝受傷肇因於跑太多、跑太快。
帕爾莫指出,當跑步跑太多、跑太快,就可能引起壓力性骨折,一旦出現壓力性骨折,復原時間最多可達兩個月。如果跑步跑太多、跑太快,也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發炎時,就會產生疼痛症狀。此外,像蹠骨疼痛、阿基里斯肌腱炎等也都是跑步常見運動傷害。
美國足部專科醫師李‧法爾史東也認為,跑步跑過頭,的確可能造成運動傷害。民眾周末、假日若想要跑步、運動一下,建議跑步里程數不要超過一星期總里程數的一半。平常跑步里程數如果不多,假日卻拼命猛跑,很容易引起運動傷害。這代表一星期跑步總里程數若是二十,假日跑步里程數就不宜超過十。
跑步時,跑步距離、運動量若要增加,也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法爾史東建議,跑步距離若要增加,一星期增加幅度不要超過一星期跑步總距離百分之十。跑步、走路時,骨骼會越來越強壯,肌肉、肌腱也是如此。但訓練過程得讓骨骼、肌肉、肌腱逐漸適應。
最近這幾年,極簡風跑步鞋很夯,美國運動物理治療師布萊恩‧內維爾爾提醒,這類跑步鞋不見得適合所有人。極簡風跑步鞋主要是在鼓勵用前足跑步,有些跑步鞋則適用於足後跟撞擊力量較強的跑步者。如果想換掉保護足後跟的跑步鞋,改穿這種極簡風跑步鞋,就得調整跑步里程數,跑步技巧也要調整,讓足部慢慢適應新鞋子。很多人換穿極簡風跑步鞋後沒有調整跑步姿勢,也不習慣穿這樣的鞋子,結果導致足部、腳踝受傷。穿極簡風跑步鞋時,足部、腳踝需要花費更多力量,因此建議先減少跑步里程數,以減輕足部負擔。另外,扁平足的人也不太適合穿極簡風跑步鞋。
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林鍵建議,選擇跑步鞋的時候,鞋子要輕,鞋底要軟一點,且鞋墊不要太薄,也要有止滑功能,盡量不要穿跑步鞋進行打籃球等高衝擊性運動,若要打籃球,就要穿籃球鞋,這樣才能保護腳踝,腳踝較不會受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6招改善足底筋膜炎 醫:室內拖鞋支撐力也要夠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多重外傷隱形殺手 長庚研發AI揪骨盆骨折
早期膝關節內側軟骨磨損 醫師:半套人工關節即可改善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老母連杯子都拿不了 微創手術重建韌帶關節助恢復
8歲童車禍腿骨折長短腳 這技術助他無須拐杖即可行走
換人工膝關節後想及早復原 治療師建議這3招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醫病天地/婦左肩肌腱鈣化 震波治療解痛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刺青師傅長期彎腰下背痛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改善疼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運動傷害當下該冰敷還熱敷? 醫:有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走路常踢到地板、半蹲無力,肌無力警訊!2招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
跑步出現「跑者膝」疼痛困擾 學會這三招明顯改善
女子下背痛長期無法入睡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退化性膝關節炎別急著開刀 先讓醫師試一試這方法
全身痠痛可以推拿、整骨嗎?骨科醫師:4種情況不建議!嚴重恐脊椎骨斷裂
移工做脊椎手術 匿名恩人幫大忙
醫病天地/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超音波導引注射改善
醫病天地/9旬嬤跌倒骨折 骨鬆症害的
醫病天地/騎單車騎到手麻 原來手腕尺神經損傷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阿嬤髖關節退化難走路 醫師一招治療重拾走路樂趣
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4件事平常就要做到
健身完請人推壓竟致骨裂 復健醫:運動後拉筋自己來
8旬嬤1周跌2次骨折開刀!醫師公開「常跌地點」教保命防跌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55歲男牙齦紅腫掉4齒 嘉基發現他另患這病互相影響
如何增加持久度?多打手槍有用嗎?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
熟女失禁悲嘆都停經了還買衛生棉 用這招後開心趴趴走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防空汙,外出要戴防霾口罩嗎?胸腔科醫破解迷思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女護理師腦動脈瘤破裂存活 醫:第一時間送醫是關鍵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以為補牙只補1顆,就醫紀錄卻是3顆!是牙醫浮濫申報嗎?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女童患「高致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醫師:留意4大症狀
台灣百萬人有腸躁症 可試低腹敏飲食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吃飽就打嗝、放屁…3動作緩解脹氣 少吃這些高產氣食物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穀雨易患熱性感冒 2招有效斬斷病徵發起!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鬼臉鬼叫一天20次!妥瑞症纏身10多年 腦電刺激術現奇蹟
空氣品質亮紅燈 醫提醒少出門外也要關緊門窗
牙齒痛卻「檢查心電圖」? 醫點3症狀警告:可能是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