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女性初經時間,可預測日後健康狀況。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耗費十年調查一百三十萬名英國婦女後發現,初經早於或晚於十三歲的時間愈久,日後心臟疾病的風險愈大。
牛津大學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學研究人員達克斯特·卡諾伊團隊發現,如果初經在十歲或更早;或晚於十七歲才出現第一次月經,日後因為心臟病住院或死亡的機率高出二成七;發生中風或後血壓後遺症的機率也較高。初經太晚或太早代表身體健康可能異常。研究已發表於《循環》期刊。
克斯特·卡諾伊指出,肥胖少女通常初經較一般人早。而青少年時期肥胖,日後肥胖的機率高,對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初經時間也與乳癌風險有關。臨床準則認為,初經早於十二歲,年齡在四十五至五十五歲女性,且停經晚於五十五歲,未曾生育或第一胎的生育年齡晚於三十歲,有家族病史,接受過胸腔放射治療;或屬於緻密型乳房、曾有過良性乳腺增生性疾病或有遺傳基因變異,例如抑癌基因突變,家族中有兩位乳癌及一位卵巢癌,或三位乳癌年齡小於五十歲,兩姐妹皆得乳癌且年齡小於五十歲的民眾,荷爾蒙治療五年以上,乳癌風險相對較高;這類民眾需要更謹慎防範,不可忽略定期檢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