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罹癌、女小三來月經、兒卻晚發育…一個看似省錢又方便的習慣,讓一家人內分泌全亂了
根據開業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病例,一名40多歲女性表示自己一年來泌尿道反覆感染,她表示自己不會憋尿,下體分泌物卻很多,原以為只是感染,後來檢查卻是子宮內膜癌,只好切除子宮。之後她又帶小學三年級就已經來月經的女兒就診,「女兒每次月經來就感染」,因為不懂得更換衛生棉而誘發感染。母女相繼因子宮內膜癌及性早熟就醫,醫師察覺有異,在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母女DEHP鄰苯二甲酸酯濃度都偏高3~5倍。此外,女子家中還有一位上國中的兒子,第二性徵竟還沒發育。
醫師追問家人生活習慣,原來女子下班後沒時間回家煮,晚餐經常是到自助餐店買便當,順便打包熱湯,再帶回去給家人食用。醫師推測可能就是長期用塑膠袋裝熱食食用的習慣,大量塑化劑使得人體內分泌受干擾,讓一家人的內分泌都出問題。
除了上述案例的子宮內膜癌,近年台灣乳癌患者也有年輕化趨勢,診斷年齡中位數在45歲到49歲,比西方國家的70歲到74歲年輕許多。醫界認為,台灣年輕型乳癌除了遺傳因素,還與環境中的塑化劑、外食、農藥也有關。醫師提醒,日常生活要避免接觸塑化劑丶不要使用塑膠袋裝熱食。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台「生不如死」危機增 30後結婚、1盲點錯失黃金生育期
無創海芙刀治癒 50歲婦女生娃
長時間重訓、深蹲?婦產科醫提醒當心提肛肌發炎
醫病天地/巧克力囊腫作祟 生理期劇痛
懷孕懷到腦中風!26歲孕婦局部麻醉取栓忍痛護子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經痛發生時,為什麼止痛藥會越吃越無效?婦產科醫師解答
不能染燙髮、泡溫泉…孕婦手冊 挨批造成恐慌
中藥衛生棉、綠茶衛生棉,真能抑菌?婦產科醫師教「衛生棉挑選指南」
高齡產婦占3成 為求子花200萬安胎
政府800億催生助產 也應重視安全一線安胎用藥
孕婦高血糖易畸胎且有後患 備孕到孕期應控糖
天氣濕熱分泌物變豆腐渣 當心陰道炎找上身
更年期婦女「性」趣缺缺 婦產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懷孕期間飲食該如何控制?營養師:8大飲食指南一次看懂,讓你遠離妊娠糖尿病
夫載孕妻遭追撞!醫師機警緊急剖腹 產下健康男娃
林志玲47歲得子 不孕症醫師李茂盛:40歲以上婦女仍有成功機會
打完疫苗月經異常?婦醫教6招應對,超過一次異常才檢查!
「好朋友」天天來 醫查出是瘜肉惹的禍
試管嬰兒「多」未必好 研究:1~2個胚胎成功率最高
半年2.8萬夫妻試管嬰兒求子 較2019年同期增萬人
產後6個月抗疤黃金期 傷口照護把握3重點
婦女防「子宮脫垂」使用子宫托可暫免開刀
子宮內膜異位症輕症可中醫調理 中醫教你簡單茶飲輕鬆調整體質!
國健署不孕補助實施半年...植入胚胎8千筆 已核發5億元
徐若瑄「子宮肌腺瘤」為何會血崩住院? 醫曝「危險因子」:3大症狀快就醫
林依晨產後復出「根本看不出來生過」 靠3招快速瘦身!
開五指有多大多痛?真實比例圖曝,媽媽們:老公育兒再雷,就問他想不想也被開五指!
腎移植定期服用抗排斥藥物 36歲女順利自然生產
年逾萬人患妊娠糖尿病 家族史、高齡孕婦風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