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婦科

宅女 健康亮紅燈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女性宅在家,不僅血壓、膽固醇易飆高,連心血管風險也比較高。根據國際身心醫學期刊研究顯示,社交活動頻度較低的女性,血管阻塞程度是頻度較高者的1.5倍,死亡率也增2倍。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程俊傑昨(二十九)日表示,女性維持正常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死亡率,因此家庭主婦不應「宅化」,不論是參與衛教、公益活動,或甚至是上臉書或微博和親朋好友聯繫感情,希望社會支持女性有更多的活動及社交空間。

63歲的謝太太是貿易公司老闆娘,30年來,工作、家人擺第一,幾乎24小時都在為別人操心。某次國外出差感到胃痛不適、疲累痠痛,以為是壓力引起胃痙攣或更年期症狀,自行服胃藥未見改善,為免麻煩或驚動家人,自己忍耐了144小時後才因為受不了,請先生帶她就醫,檢查發現是心臟病發作,緊急做氣球擴張介入治療,撿回一條小命。

根據國際身心醫學期刊一項針對503位疑有冠心症的女性,針對受訪者在過去兩周參與包括朋友、同事、婚姻狀況、密友、子女、參與志工或社會服務活動等12種不同人際關係的接觸密度分析,探討其社交活動頻度對應心血管疾病風險關係,此長達2.3年的臨床研究顯示,社交活動頻度低者,不僅BMI值、血壓值、膽固醇值、腰臀比、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較高,甚至連心導管攝影顯示血管狹窄程度及死亡率都較高。

程醫師表示,社交活動頻度較低的女性,其血管阻塞程度是頻度較高者的1.5倍,死亡率也增2倍,並且抽菸和憂鬱症比例也分別高出1.8及1.3倍。

透過良好人際互動可舒解壓力及調整更健康的生活態度,現代社會連絡情感除了見面、打電話,社群網路更可即時交換資訊,若是時間和空間不允許,或許臉書或微博等也是不錯的管道。尤其女性更年期後,由於賀爾蒙變化導致冠心症發生率驟增三倍,建議女性朋友維持正常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如此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死亡率。

女性心臟病的症狀多元,若有頭暈、盜汗、焦慮失眠甚至噁心、脹氣等症狀,懷疑是冠心症時,必須即時就醫,千萬別忍耐。

今年世界心臟日透過「全球護心家家齊心」,再次呼籲民眾重視心臟疾病對健康的危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現代女性除了忙「公事」及照顧「家事」之外,更不能忽略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10月2日下午在美麗華百樂門百貨水舞廣場將舉辦「全球護心,家家齊心」闖關園遊會活動,以全球七大洲為主題設計闖關遊戲來提升民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進而提昇家人的相互關懷與重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為彼此的健康把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心臟病 糖尿病 失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