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不規則出血 未必是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停經後不規則出血,常造成婦女緊張,憂心罹患惡性腫瘤,但出血未必就是癌症。中醫師郭茂川指出,患者仍須由確診,出血多時可由中醫開予方劑,搭配阿膠、仙鶴草、鹿角膠等助止血的藥材,輔助改善。中醫師郭茂川表示,如果出血量多色鮮紅,且手心、足心發熱,舌尖紅時多以知柏地黃丸為主方;腰痠疼痛,精神不佳,白帶清而量多,排便較稀軟,但出血也多時,則多半以右歸丸為主。
不正常出血的婦女須提高警覺,但並非出血就是癌症。醫師提醒,有些老年婦女的陰道出血肇因於老年性陰道炎,不過有些婦女子宮點狀或不規則出血,乃是荷爾蒙療法的副作用,因此必須檢查後才能斷定。雌激素缺乏,也可能間接讓老年性陰道癌的風險提高。缺乏雌激素時,陰道比較容易感染,中醫主要以補腎,輔以清熱解毒的方式治療。
醫師表示,生殖系統黏膜紅腫、腹痛及化膿性分泌物是陰道炎常見症狀。中藥治療可輔助改善。停經後出血,困擾許多婦女,是否為惡性腫瘤或感染惹禍,仍有賴檢查才能判斷;合併感染問題,必須進行徹底治療才能改善。
婦女停經前本來就會亂經,有民眾誤將亂經當成停經後的出血,年紀愈大,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素)分泌逐漸減少,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終至完全停止,並且1年內不再有月經,稱做停經。停經前的不規則出血一般稱為亂經,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醫師表示,停經後的異常出血當然不能排除如子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重度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子宮內膜癌等亦可能是出血原因。臨床上曾有病患停經半年後又出血,甚至反覆不規則地出血,醫師多會請患者先進行完整的器質性疾病的檢查與鑑別診斷,以排除器官病變。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經痛發生時,為什麼止痛藥會越吃越無效?婦產科醫師解答
不能染燙髮、泡溫泉…孕婦手冊 挨批造成恐慌
中藥衛生棉、綠茶衛生棉,真能抑菌?婦產科醫師教「衛生棉挑選指南」
高齡產婦占3成 為求子花200萬安胎
政府800億催生助產 也應重視安全一線安胎用藥
孕婦高血糖易畸胎且有後患 備孕到孕期應控糖
天氣濕熱分泌物變豆腐渣 當心陰道炎找上身
更年期婦女「性」趣缺缺 婦產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懷孕期間飲食該如何控制?營養師:8大飲食指南一次看懂,讓你遠離妊娠糖尿病
夫載孕妻遭追撞!醫師機警緊急剖腹 產下健康男娃
林志玲47歲得子 不孕症醫師李茂盛:40歲以上婦女仍有成功機會
打完疫苗月經異常?婦醫教6招應對,超過一次異常才檢查!
「好朋友」天天來 醫查出是瘜肉惹的禍
試管嬰兒「多」未必好 研究:1~2個胚胎成功率最高
半年2.8萬夫妻試管嬰兒求子 較2019年同期增萬人
產後6個月抗疤黃金期 傷口照護把握3重點
婦女防「子宮脫垂」使用子宫托可暫免開刀
子宮內膜異位症輕症可中醫調理 中醫教你簡單茶飲輕鬆調整體質!
國健署不孕補助實施半年...植入胚胎8千筆 已核發5億元
徐若瑄「子宮肌腺瘤」為何會血崩住院? 醫曝「危險因子」:3大症狀快就醫
林依晨產後復出「根本看不出來生過」 靠3招快速瘦身!
開五指有多大多痛?真實比例圖曝,媽媽們:老公育兒再雷,就問他想不想也被開五指!
腎移植定期服用抗排斥藥物 36歲女順利自然生產
年逾萬人患妊娠糖尿病 家族史、高齡孕婦風險高
沒有宮縮寶寶就提早報到? 馬偕測子宮頸軟硬預防早產
誰說生完小孩後的性生活就不再美滿 即使成為媽咪也可以很有魅力!
新竹一孕婦子宮頸沒閉緊 雙胞胎差點未足月就早產
孕媽身懷巨嬰恐難產、大出血 醫建議注意控糖控體重
停經後10年內或60歲前 補充荷爾蒙利大於弊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