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大家對於往事,對於一切皆可埋葬的說法,都是錯的。因為往事總會自己悄悄爬出來。」 (It's wrong what they say about the past, I've learned, about how you can bury it. Because the past claws its way out.)。
暢銷小說《追風箏的孩子》以男主角阿米爾這段關於記憶的自白,作為開場。阿米爾對於26年前的往事,盡一切可能想要埋葬,但這段記憶卻如鬼魅般,無時無刻纏繞著阿米爾的心靈,從不間斷。
悲慘記憶 總是特別深刻
這種如鬼魅般揮之不去的記憶,正是大腦記憶運作的本質。關於記憶到底儲存在大腦何處?科學家至今仍沒有找到明確解答,但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邱偉哲表示,記憶大致儲存在大腦皮質中,尤其越接近海馬迴及杏仁核,記憶越深刻。
事實上,記憶是一種神經系統儲存過去經驗的能力,透過五官接受外界訊息,大腦能對過去感受、經驗產生印象;弔詭的是,人類對於悲慘記憶,總是特別深刻。
恐怖中樞 離海馬迴較近
一般而言,持續五分鐘以上的是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則可長達好多天、好多年、甚至一輩子;但邱偉哲表示,大腦中的「恐怖中樞」距離海馬迴較近,「愉悅中樞」則距離較遠。換句話說,凡是恐怖、悲慘、傷痛、痛苦、哀怨的人事物,越容易進入長期記憶。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經過九千四百九十天,一個太空船都能從地球飛抵太陽系邊界的時間,阿米爾的記憶還如此鮮明。
生存本能 遠離二度傷害
這種悲慘記憶的模式,邱偉哲稱作「生存本能」;他說,因為恐怖、悲傷的記憶容易導致人類受傷,因此造物者讓人類對於這類記憶特別深刻,避免二度傷害。
確實,當人類在這段經驗受傷過,往往造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反射。這是由於人類的記憶運作模式,往往寧可讓自己多擔心一點,避免未來可能的風險。畢竟,趨避風險是多數人的生活模式。
除非失智 記憶很難刪除
隨著大腦功能發展,一般而言,人類的記憶力會在20多歲時達到顛峰,30歲以後記憶力開始逐漸下滑,但就像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中的對白:「曾經發生過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記憶是無法刪除的。」邱偉哲表示,除非失智,否則有人中風、受傷記憶都還存在,只是需要更多的聯想、更多的協助,才能搜尋到暫時遺失的記憶。
對於一段悲傷的記憶,有人拚命想要丟到資源回收桶,從大腦的記憶體中抹除那段不愉快的回憶;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就像一台電腦,刪除資源回收桶的檔案,其實還是有辦法回復。
拚命遺忘 不如接納重組
「拚命想遺忘的記憶,就越不容易抹除。」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侯南隆表示,對於記憶應該不是選擇遺忘,而是選擇接納,「記憶不是留與丟的問題。」
邱偉哲也表示,刪除記憶違反人性,既然無法刪除,卻可以透過重組的方法,將不愉快的記憶堆積到空間角落;所謂重組的方法就是接觸新想法、新事物,對於舊記憶會有不同的詮釋。
故事的結尾,追風箏的孩子阿米爾,最後不是選擇埋葬記憶,而是選擇面對記憶;因此,他才能回到那個當初他追風箏的故鄉。
▇遺忘或掛念,如何與悲傷記憶共處?
●培養多元興趣。
●尋找其他人事物代替。
●讓記憶自然發洩。
●不是遺忘,而是接納。
●不是掛念,而是放下。
(資料來源/侯南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