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76歲阿嬤一年未見,有天接到她兒子來電,說阿嬤最近少說話、走路也變慢,喝水時右手抖動,笑容少了,也不喜歡出門。記得幾年前她是家中的開心果,大家都喜歡跟她聊天,她說話聲音宏亮且風趣,動作俐落,很難想像現在肢體抖動又木訥寡言,原來她得了巴金森病。
典型症狀:顫抖、僵直、動作遲緩
典型巴金森症狀有三項:顫抖、僵直及動作遲緩。症狀由一側開始 ,有人從右側、有人由左側開始。肢體顫抖在休息及走路時較明顯,手寫簽名時,字會越寫越小;喝水握杯時,不自主抖動導致杯內水濺出,種種現象讓病患難以勝任工作及維持日常生活。
肢體僵直症狀包括:呼吸比較緊,容易腰痠背痛,最容易發現面具臉:臉部平整、少皺紋、笑容少,外表感覺很酷。動作緩慢表現包括:患側緩慢,病人主訴患側肢體動作跟不上健側,有些病人懷疑自己腦中風。言語方面,說話較急、音量小,語調不清楚,日常生活功能如進食、穿衣、沐浴等動作也變慢,常飯菜掉滿桌。走路起步踏出去變得困難,步伐成小碎步,很容易跌倒。
影像診斷:單光子影像與正子影像
典型巴金森病人主訴病史、動作語言改變以及服用過左多巴藥物,就可診斷為巴金森病。但病患常會問:有無影像檢查可診斷為巴金森病?目前除了電生理輔助外,可用影像檢查包括二種:一是核醫單光子影像,另一種為正子影像。
單光子影像是從患者靜脈注射藥物,藥物含有微量單光子放射物質Trodate-1,經過約3小時,Trodate-1和多巴胺神經結合,神經越多,Trodate-1結合越多,在影像中就可分辨出來。甚至可由Trodate-1影像,回推巴金森病的嚴重程度,如巴金森第三期病患,臨床表現為雙側肢體活動不靈活,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第四期病患行走困難、容易跌倒;第五期,可能已無法行走,需要輪椅輔助。看著Trodate-1影像顏色分布,配合病患臨床表現,就可判斷巴金森病嚴重程度。
另一種是正子影像,費用較高,但影像解析度較好。能進行此檢查的醫院不多,花蓮慈濟具有此設備。腦部核磁共振(MRI)也是巴金森病患必要檢查項目之一,50-60歲行動遲緩的病人,除了巴金森病,有些伴隨腦積水、腦部小血管老化或腦萎縮等,利用MR可診斷巴金森病患是否伴隨上述疾病。這些疾病同時治療,神經恢復較好較快。
晶片植入治療 健保部分補助
巴金森病治療以藥物及運動為主。補充腦內多巴胺或刺激多巴胺受體藥物,療效很好。病患來門診,看了影像診斷後,就覺得是世界末日,心情很低落;但服藥後,下次回診,病人變得很開心,因為症狀好轉了。除了藥物外,我常跟病人勉勵要吃飽、睡飽、運動,而且常保快樂。運動除了步行外,也建議病患練習微蹲,雙手扶著桌子,然後雙膝微彎曲,早中晚各做一百下,訓練大腿股四頭肌力,比較不會跌倒。
除藥物治療,腦部深層刺激器(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可電刺激失調的神經迴路,就像開車一樣,有油門有煞車,巴金森病患就是煞車煞太緊,很難控制行動。正常人開始走路時,腦波貝他波很快轉換成伽瑪波,順暢踏出步伐,但巴金森病患貝他波很難轉換成伽瑪波,以至踏出第一步變得很困難。DBS晶片植入手術調整腦部迴路,解決車子煞車太緊問題,病人動作就會順暢許多,尤其顫抖症狀改善最明顯。
目前健保署部分補助DBS費用,典型巴金森病患在醫學中心被診斷,藥物治療達5年以上、合併異動症副作用者,可由醫院向健保署申請補助,健保署評估是否補助。手術後,對生活及工作幫助大,病患常問裝晶片後是否可出國旅遊、搭飛機或可否改善憂鬱,以上這些都有幫助。
幹細胞療法 已進入臨床試驗
做完晶片植入患者,出國旅遊後回門診 ,常分享旅遊趣事。有位住加拿大患者,接受手術後開心的說,早知道就早點手術, 現在她可以一個人搭飛機往返加拿大與台灣。另一位病患,一直想生第二胎,但生病六年一直都無法讓太太懷孕,接受晶片植入後二個月,去上海渡假一周回台灣就一舉得子,他和太太都非常高興。晶片植入改善患者行動能力,日常生活及工作可回正常軌道,心情也會改善。
晶片手術解決巴金森病患煞車問題,幹細胞治療則是解決加油問題。1996年,經衛福部批准,三軍總醫院針對10位嚴重巴金森病患進行細胞治療。全世界接受類似細胞治療約300位,其中10%有超過10年的改善。黃先生是當時接受細胞移植治療其中一位受試者,至今已滿20年,由原先倚賴旁人24小時照顧,移植至今可獨自活動,每三個月自己搭車幾小時來看門診,如老朋友般見面聊天。全世界都看到幹細胞療法潛力,未來數年內,第二波幹細胞治療巴金森在全世界進行臨床試驗,我們也在努力,期待未來很快提出申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