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鬼壓床」,在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通常發生在深度睡眠的「動眼期」,大約5至10分鐘,發生時人多處於「將醒未醒、作夢」階段,此時的腦波清醒、身體癱軟,卻無法使用肢體起床活動。
發生睡眠癱瘓症的原因,常見與壓力大有關,白天常處於焦慮狀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容易發生鬼壓床反應;其次,睡前吃消夜、重口味飲食,喝茶、咖啡等,也容易在動眼期時出現睡眠癱瘓反應;此症狀最常發生在20至50歲左右的人身上,女性與月經生理期有關,男性則可能白天運動量不足所致。
若遇到此狀況時,可利用腦波清醒時的「非動眼期」,告訴自己不要起床,等真正睡飽了再起來。但若真的非起床不可,可以自己靠「意志力」喚起慣用的手腳起床,因為手腳的中樞神經負責掌握、指揮,可透過意志力傳導將肌肉喚起來,起床上廁所、喘息、深呼吸,再入睡。
在疫情嚴峻期間,因鬼壓床看診的患者增加一倍之多,他們多半沒運動,情緒緊張、焦慮,因此建議白天要好好運動,以避免鬼壓床上身。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