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名剛升高一男學生「小均」,從國中開始幾乎整天玩網路遊戲,3年下來日夜顛倒、沉迷網路,且對同學充滿敵意、覺得大家都在說他壞話。
父母帶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臨床心理師許雅惠說,小均覺得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
許雅惠指出,電子產品的高強度聲光刺激,易造成腦部不穩定,太早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容易影響生活,輕則失眠、重則情緒失調,像是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對人有敵意等。
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青少年網路成癮,許雅惠表示,課業挫折、人際關係、同儕霸凌、家庭失去功能、低自尊、情緒困擾、衝動控制差、自我認同等,都可能讓網路世界成為孩子們躲避困難的處所,時間一久,就會更沉浸在虛無世界裡,扮演自己所想的角色。
許雅惠表示,臨床上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引導患者及家屬有病識感後,就能進一步讓患者察覺自己的心理需求,並進行認知行為治療。
先藉由心理衡鑑來檢測個案目前情緒、人際、學習、性格等整體性評估。
許雅惠表示,每次療程確認其心理需求及未來期待;同時引導個人看到自己矛盾狀況,以增加改變行為的動機。
預防網路成癮要從小做起,許雅惠建議,成長過程中,父母陪伴非常重要,從中了解孩子喜好,協助孩子探索各種的休閒活動,無形間教導他們壓力調節的方式,暑假期間家長可藉由陪同孩子規畫暑期活動,避免他們躲避在網路世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