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半個月發生3起分屍案 精神科醫師有話說

精神科醫師王家駿認為政府應為近日層出不窮的分屍案宣示嚴懲。記者黃寅/攝影
精神科醫師王家駿認為政府應為近日層出不窮的分屍案宣示嚴懲。記者黃寅/攝影

台灣社會近半個月內發生了3起分屍案,令人憂心何以致之?幾位精神科醫師都認為應該針對個案好好審視、評鑑,不應該當成一般的刑事案件,以瞭解到底問題何在。但是這類案件的凶嫌也不一定就是精神病患者,兩者不該畫上等號。

精神科醫師朱柏全指出,他首先希望社會不要先入為主把這些凶嫌當成精神病患,以免讓這些犯罪者有脫罪的藉口;另則是,他發現很多社區裡,仍存在缺乏照顧的精神病患,形成社區精社醫療的漏洞。

例如,一般歐美先進國家的精神醫療給付在整個醫療給付佔百分之7至8但台灣只有百分之2至3,資源明顯太少。

精神科醫師王家駿也認為,以目前的健保制度而言,給付太少,醫師和病人講不到幾句話,沒有辦法進行更深入的治療。

他認為,社區裡真的有很多精神治療的需求,但長期以來資源不足;政府目前只重視長照部分,但精神治療也是很重要的一塊,政府應該好好建立社區精神醫療的網絡。

對於層出不窮的分屍案,他認為政府應該站出來說說話,以宣示嚴懲的方式,產生震憾效果,壓制犯罪一再發生。

中山醫學大學身心科醫師廖尹鐸指出,如果凶手有反社會人格,一般認為並不屬於精神治療的範疇,當事人也不可能因為精神治療就變成另一個人。

但這種性格是從小養成,關乎於家庭,甚至是學校教育,因此家庭和學校的功能很重要,尤其在發現小孩的人格和處世態度有問題時,就應該慢慢以誘導方式去導正他的人格,矯正他的思考和行為模式,以免出現反社會的行為。

反社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