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互傳長輩圖問候、噓寒問暖,有助維持身心健康。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最新研究指出,老年生活健康快樂的關鍵,就是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更勝家人。建議民眾從中年開始維繫好友情誼,透過社群媒體維繫感情、相約見面,預約老後的朋友,及早規畫老年生活。
近期刊登於「人際關係期刊」的調查研究,從一百多個國家挑選27萬名15至99歲受試者,了解有關友誼、家庭、健康、快樂和滿足感等,發現友情的影響力隨年齡上升,50、60歲時影響力達高峰,之後也持續;另一項針對美國7500名平均年齡68歲長者的研究發現,長者喪偶時,有知己陪伴在身邊是恢復快樂的關鍵,成效超越家人的陪伴。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朋友的重要性從青少年階段開始,友誼隨年齡增長而強化,年齡相仿的朋友有相近的經驗、時代背景或關注的議題,較為契合,自然產生愉快的情感。
對長輩而言,家人無法選擇,卻可以選擇與合得來的朋友深交、遠離不契合的朋友,展現「個人掌握力」的自主和自由,達到心理滿足也對健康有益。
葉雅馨建議,從50、60歲開始,可藉由同學會或社群媒體,尋找年輕時期的朋友,重新建立關係,以簡單的圖文互相問候、關懷,進而相約見面,預約10年、20年後的朋友,對身心健康確有必要。
開業診所院長范樂群表示,長者因為生活習慣、價值觀與子女存在差異,易產生衝突,與同齡朋友反而能分享相同話題,獲取共鳴與情感交流,滿足愛與歸屬的需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