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陳姓32歲母親先勒斃年幼子女再上吊造成3屍命案,震驚全國,因傳出陳母患有憂鬱症,許多人意外憂鬱症竟會引發如此悲劇。接觸過類似個案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呼籲,家屬最能及時遏阻這種不幸,出現早期徵候時一定要想辦法協助患者就醫;更重要的是「不要汙名化憂鬱症」,任何人都可能受憂鬱症侵襲,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唐心北指出,死者家屬指她患有憂鬱症,即使所言屬實,也不能據以推斷就是案發原因,以憂鬱症為由可能過於簡化,也可能「汙名化」精神疾病,使許多原有就醫意願的患者因誤解或壓力而卻步,造成更多不幸發生。
唐心北推測,台灣人常因文化影響將子女視為「個人財產」,一旦自己決定走極端,經常會因為「放不下」子女、擔心身後無人照顧而要「帶走」,沒去設想孩子也有活的權力、自己無權決定子女的生死,去年一家五口自裁就是案例。
唐心北認為,憂鬱患者家屬最該做的是「關心、陪伴」,在患者還能溝通時多與討論病情,有不少患者因較無法面對壓力,家屬千萬不能指責患者造成更大壓力,就算患者不願就醫,也還是有許多社會資源可以求助,「千萬不要一個人面對」,很多案例都是獨居者,尤其是獨居老人缺乏關照協助時。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指出,家屬常是患者能夠痊癒最大的支柱,不過家屬必須付出極大心力與時間,面對的壓力也甚至比患者還大,這時更須要理解,患者能否走出憂鬱陰影,除了醫療與社會資源,家屬尤其最親密的人往往是關鍵。
高霈馨表示,很多家屬會忽略患者的感受,甚至因未留意言語互動,反而成為憂鬱患者最大的壓力來源,精神疾病患者對別人的看法,尤其是重視的親友態度常很在意,來自親友的正向支持非常重要。
而有些家屬在親密的病患走極端後會極度自責,甚至想不開,這時除了自己要設法調適,這時其他家屬親友更應伸援手,「重點是不要自己一個人面對」。
高霈馨指出,一旦患者無法自力處理時,常會自我封閉、退縮,關心的親友一定要多點耐心來幫助患者,自責的屬也較易因過於悲傷而無法正常生活,親友這時更要留意。
憂鬱患者外在常見早期徵候是較平常明顯沈默、愁眉不展甚至莫名哭泣,自我封閉不出門,也較易睡眠中斷、提早清醒再也無法入睡,有些胃口會明顯改變,整天食不下嚥或大吃大喝,老人與孩童則常自以為有各種痠痛疾病,但就醫都檢查不出原因,這時家屬就應留意是否因過度壓力焦慮,適時就醫以免惡化成憂鬱症。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