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醫師請命 盼TTP納罕病保護傘
一名八十五歲的老醫師呼喊,盼TTP納入罕病,獲新藥治療,減少復發,增加生活品質。他曾經由彰基送件衛福部,得到「非罕」、「屬後天性疾病」、「有機會自然緩解」、「有治療方式」的回覆,老醫師不氣餒,他說,已傷及腦、心的TTP嚴重病患,仍應納入罕病照顧。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常務理事沈銘鏡解釋,溫韋伯氏因子(vWF)是人體內大型凝血因子,需靠ADAMTS13蛋白酶裂解。TTP病患因ADAMTS13活性降低,巨大vWF堆積在微血管造成血栓。發病死亡率是八成,血漿置換可大幅降低死亡率,但半數仍復發。他曾接治一名七歲先天TTP的小女孩。
沈銘鏡是國內的血友病之父,他發現國內血友病患因診斷遲、治療落伍而跛行。幾經奔走與努力,成立我國第一個血友病醫療中心。
愛滋病毒汙染血漿分離製造的濃縮凝血因子,血友病人因而感染,為此,照顧一生的血友病患竟反過來責怪沈銘鏡,深受打擊的他,在參與國際會議時,獲悉加熱可殺死愛滋病毒,立即返國建議停止輸入未經加熱之凝血分子。十年後,獲頒壹等衛生獎章。沈銘鏡找到國人靜脈血栓病因,獲王民寧醫藥衛生傑出貢獻獎。他畢生奉獻給血友病、類血友、罕見血液及靜脈血栓病患,於二○○六年獲頒醫療奉獻獎。
沈銘鏡說,TTP發生率低,血漿置換風險高,併發症多,復發機率高,美國FDA與歐盟已核准用TTP病患使用罕見孤兒藥 。
北慈血腫科主治醫師高偉堯認為,罕病中的PNH,也是罕見複雜的血液疾病 ,也非遺傳性,盼將TTP納入罕病保護傘。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指出,罕病認定有罕見性、診斷治療困難、疾病嚴重度、是否需要遺傳諮詢或有利於疾病防治等原則,予以綜合判定審議,目前請彰基補件中。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白血病來得又快又急 專家指4大症狀別忽略
非單純小毛病!醫破解「頭暈7大原因」 小心是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徵兆
血友病也可做運動 預防性治療助男童開心騎腳踏車
發生貧血就是缺鐵?亂補鐵恐傷身!醫:注意合併症狀當心是癌症
昆凌暈眩撞傷頭部!醫:貧血原因很多 缺鐵性貧血這樣吃改善
淋巴水腫成「象腿」 靜脈吻合術引流消腫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常頭暈、體力不濟小心是貧血! 專家曝「 禁忌食物」少碰為妙
TTP小辭典
她患淋巴水腫雙手硬如球棒 醫師這招讓她重獲新生
皮膚癢抓到破皮潰爛 竟是骨髓纖維化作祟
貧血別亂補,婦亂補鐵成肝硬化!醫教正確改善3觀念
罕見血液病TTP難診斷 估國內有400例
終身輸血排鐵不能吃牛肉菠菜 他定期治療過正常人生活
急性白血病60歲後好發!三大快速索命特性 醫籲4大病徵別輕忽
不自我設限 血友病患也能活出自信光采
小傷口變大膿包 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發燒、瘀青、骨痛 恐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輪椅族血友病病友重新再「站」 每日步行10公里謝醫師
痔瘡血止不住、術後傷口1年才好 醫:3狀況恐是血友病
常感到寒冷、疲倦可能是貧血…7種不同類型貧血這樣改善
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
六十歲男未抽菸酗酒突急性中風 竟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月經來每天得用12片夜用衛生棉 類血友病作祟
皮膚極度搔癢宛如酷刑 原來他罹患了這種疾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迷思、挑戰與曙光 化學治療不再是治療唯一選項!
血友病有解?醫師學者攜手用基因編輯技術找治療方向
運動讓血友病患關節受傷?錯!醫呼籲運動增加肌肉強度
骨髓驗血建檔17年 白血症家屬完成周邊幹細胞捐贈
剛扛起家計卻罹惡疾 23歲移工妮娜骨髓移植盼開路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