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症最怕內出血 懷孕謹慎 運動防跌
「身上出現莫名瘀青,就是紫斑症?」「紫斑症患者可以懷孕嗎?」中華民國紫斑症病友協會、台灣諾華共同舉辦紫斑症講座,民眾踴躍發問。
中國附醫血液腫瘤科醫師白禮源表示,紫斑症是指紅血球從微血管滲漏出來,造成皮膚或黏膜出血,在身上形成紫紅色瘀點或瘀斑,所以統稱「紫斑」。
引發紫斑症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血小板減少,與自體免疫有關。白禮源指出,正常人血小板數值十萬以上,血小板若低於兩萬,可能自發性出血,例如牙齦出血、血尿,嚴重可能引發腦部、腸胃道或肺出血等,危害生命。另外,不少孕婦經抽血檢查發現紫斑症,轉診到血液腫瘤科,就怕生產時大出血,必須透過藥物治療,控制血小板數量。
白禮源說,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常發生在兒童,可能在病毒、細菌感染後出現,引發免疫系統紊亂攻擊血小板,來勢洶洶,但多會痊癒。慢性多發生在成人,需要長期服藥改善血小板缺乏症。
紫斑症盛行率是每十萬人有十人,女性比男性多,治療方式以類固醇為第一線用藥,反應率約七到八成,但長期使用,容易有月亮臉、腸胃道出血等副作用。若類固醇療效不佳則進入第二線治療,例如脾臟切除術,約三分之二病人有效,但可能復發。
單株抗體治療反應率六成以上需長期使用,至於血小板增生劑,一到兩周血小板數量可增加,不過健保給付較嚴格。民眾若有紫斑症疑慮,或身體常見兩處以上不明瘀青,建議先去血液腫瘤科檢查。
紫斑症患者要特別當心跌倒或受傷,林口長庚骨科部醫師邱致皓表示,從椅子起身時,身體面向床,以防重心不穩倒地傷頭;行走時穿著包覆性的防滑鞋等,減少跌倒出血的風險。
邱致皓說,透過運動增加肌肉力量,是最佳防護方式,尤其是核心運動與四肢鍛鍊。想運動又怕跌倒的患者,可以考慮在家做緩和的拉筋伸展運動,例如雙側聳肩,有助於肩關節復健,或是使用彈力帶、毛巾置於腳踝處,進行拉筋訓練。手舉瓶裝水,訓練肩膀和手肘,便宜又能健身。
另外,核心肌群運動,訓練下肢和核心肌群力量,不僅防跌又能強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迷思、挑戰與曙光 化學治療不再是治療唯一選項!
血友病有解?醫師學者攜手用基因編輯技術找治療方向
運動讓血友病患關節受傷?錯!醫呼籲運動增加肌肉強度
骨髓驗血建檔17年 白血症家屬完成周邊幹細胞捐贈
剛扛起家計卻罹惡疾 23歲移工妮娜骨髓移植盼開路
一直掉頭髮、容易累…醫:貧血有14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營養
血紅素下降原因不單純 醫提醒這類患者當心免疫力低落
貧血了又抽血會加重病情嗎?醫師破除貧血常見迷思
牙齦流血不止是牙周病?常不明出血,他竟檢查出這病
7旬嬤暴瘦 查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6歲的靈魂住在2歲的身體裡 藉造血幹細胞一圓上學夢
血友病老翁腦出血 打68支凝血劑才救命
罹血友病怕打針隱忍 他23歲就換人工膝關節
血友病患關節病變痛六年 新療法少挨針
老人長期貧血 小心可能是「前白血病」
輕熟女雙腿莫名其妙瘀青 原來是「紫斑症」作祟
凝血因子 讓血友病免聽天由命
摸到淋巴腫好怕是癌!醫師教判斷是淋巴結還是淋巴瘤
影/爸爸捐出骨髓及周邊血液 只為救回18歲寶貝女兒
父緊急移植造血幹細胞 救獨生女一命
猛爆性肝炎併發多重感染 父移植造血幹細胞救回獨生女
捐血小板容易缺鈣?血液科醫師這麼說
女大學生暴瘦空歡喜 原來是罹淋巴癌
血友病膝關節病變 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有解
以為控制好癌症,命運卻用另一種方式帶走摯愛的生命-被忽視的血小板低下
長者骨疼、頭暈愛注意 可能多發性骨髓瘤纏身
常常想睡覺?小心缺鐵性貧血找上你
輕忽紅血球指數高 脾臟腫大才知骨髓纖維化
骨髓受贈者組「血拾人生」 盼推十萬幹細胞建檔
貧血缺鐵就補鐵? 你可能錯失身體重大疾病的警訊